这里,曾经是一座军事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她牢牢的捍卫着“京师”的北大门,为保护北京树起关键的屏障,被乾隆皇帝御为“神京屏翰”。
古老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灵魂,古老的城墙,巍峨的钟鼓楼,精彩的辽代壁画,神秘的立化寺……地上的每一处古老建筑,地下的每一处墓葬残石,无不穿越时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折射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之光。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1992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当之无愧的被誉为中国的塞外明珠。
她就是只距北京150多公里的迷失古城池,已经是时过境迁,让岁月遗忘的宣化古城!
古城宣化,坐落于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处,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称“京西第一府”。旅游区内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个“京西第一”。
宣化古城旅游区内现有三大景区,宣化古城AAA级旅游景区、辽墓旅游景区、碾沟生态旅游景区共26处旅游景点,大辽文化城--辽代地下的艺术殿堂、明清历史文化一条街、城垣遗址公园、宗教文化、中国古葡萄园、碾沟生态景区。
相对而言,能够供后人细细品味的主要建筑已经不多了,其中始建于明朝,三者连成一线的拱极楼、镇朔楼和清远楼便算是其间的佼佼者。其中作为宣化古城南大门的拱极楼,建造时间最早,建于永乐年间,距今大概过去了600年。
过去叫昌平门楼,于清朝时期被重修,更名为拱极楼,寓意拱卫京城,就是保护京城的意思,可见其重要程度。
楼高二十米,设关城,防御力出众,是古代城防建设的精华,也是宣化古城最后一座古城门。
从拱极楼进城,稍作远眺,便可看到一座大概15米高的古建筑拦在眼前,这便是镇朔楼。
镇朔楼原名鼓楼,楼中设有一面号令将士的大鼓,因明代宣府镇总兵都会有一块“镇朔将军印”,所以就干脆叫“镇朔楼”。
楼上挂一牌匾,牌匾上盖印,写有“神京屏翰”,寓意“京师的屏障”,用以鼓励将士,是书法家乾隆的手笔。
镇朔楼是宣化古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最霸气的一座建筑。在镇朔楼不到两百米处,有一处楼中设钟的建筑与其对应,名叫清远楼。
相对而言,清远楼是三座古建筑中最具巧思的那座,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三层,但实际上却只有两层,进深六椽,前后抱厦,平面呈“十”字形,充分体现了明朝时期的建筑艺术造诣。也正是因此,清远楼常常被不吝溢美的游客和建筑史专家,称为“宣化的黄鹤楼”。
“宣化黄鹤楼”除了楼本身之外,悬放在二楼的万斤大钟,也值得说道一番。这口大钟是以铜为材料,浇筑而成的,通高2.5米,比姚明还高上那么一点,最大口径为1.7米,看起来十分壮观。钟旁边有一根手臂粗的红色棍子,大概是用来敲钟所用,据说此钟是用来给京城传信所用,一旦敲响,钟声浑厚悠扬,二十公里以外都能听到声音。
到这,宣化古城的三座重点建筑,就算都介绍了一遍。除此之外,城中还有包罗了佛教文化、辽代墓葬文化和剪纸文化的,八里张世卿墓、五龙壁砖雕和立化寺塔等众多的旅游景点,都值得去细细品味一番。
京张高铁已经通车,这座被“蒙尘”的河北古城,能乘交通之便,吸引许多游客的注意,再不会像过去那般“寂寞”了。这里,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城镇,甄灭了的“米市、骡马市、炸子市、皮货市”等为古城留下深深的印记;当年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景象可于北平“天桥”相媲美。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钟楼大街
宣化古城景区游览推荐线路: 从火车站出发:人民公园→拱极楼→天主教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五龙壁砖雕→镇朔楼→清远楼→大新门→辽代壁画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