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美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的四层特展“榆林·陕北民歌展”还是挺有惊喜的,简直是把陕北民歌博物馆直接给搬了过来,同时现场还有不少陕北歌手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民歌,可以称的上是一场小型的陕北民歌演出秀。
展览入口处的视频先总括性的介绍了一下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发生、兴盛于陕北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黄土高原文化的特殊个性,千年以来陕北人善于把他们在生产劳动、节日庙会、苦难、忧愤、爱情、婚姻中的种种感受用民歌表达出来,矢口寄兴、随性而歌。
因此,陕北民歌被誉为一部揭示陕北黄土高原社会、历史、文化、民俗信仰、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
先是“传统陕北民歌展区”这是打夯用的老树根,最初的陕北民歌就来源于劳动人民劳作时的号子。
除了劳动号子,陕北小调也广为流行,包括生活小调、丝弦小调、风俗小调、社火小调,《走西口》是颇为著名的爱情民歌,就属于小调。
信天游可不是一首歌的歌名,而是陕北黄土高原民间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即兴歌唱的山歌体裁。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山曲"。歌曲《蓝花花》大家多少都能哼唱上几句,当地来的讲解员专门带动观众一起唱了一曲。
山路一转,一个小剧场呈现了出来。陕北歌手闪亮登场,没有配乐纯清唱,朴实高亢洒脱的嗓音一亮出来,俨然就是在黄土高原上引吭高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也有民歌手驻唱。
陕北民歌的蕴藏十分丰富,从1938年被来自全国的延安"鲁艺"音乐家们发现以来,八十年间的记录、整理活动从未停止。不同时期记录下来的民歌数量,从几十首到几百首、从几百首到几千首乃至盈万。而受陕北民歌启发,创作出了不少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
陕北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中绝对少不了秧歌、腰鼓和唢呐。
青年艺术家带来的虚实结合的双人舞、老说书人弹唱一曲丝弦小调歌颂幸福生活,每一个现场表演完都会收获一片赞赏的掌声。
除此之外也布置了陕北民间艺术展区,并有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手艺,如果感兴趣,现场就可以购买到正宗的非遗作品。
绥德的放在炕头上的小石狮子,是陕北人世世代代的佑护神灵。
跟随着讲解员的介绍逛展,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种有表演有互动的展不容错过,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大家一定要来看。
展出位于中国工美馆四层,预约成功主馆后要单独预约一下特展,在参观时需要在四层单独验票。
之前这个展是收费展,现在开始免费了,每天6个时间段,每场1小时,每时段限50个免费名额!讲解员和演员都是当地专门过来的,人不多,所以体验感特别好!榆林市的区县都派人过来了,轮番上阵。
如果没来过工美馆其它楼层也都值得逛!现在可能在布置新展,除了民歌展,五层的常设展开放,另外在四层的公共区域还有一个中国历代服饰泥塑展,我个人还挺喜欢这个展,以历史为序,通过“泥人张”泥塑的表现形式重现了各个朝代的华服。
民歌展到6月27日就结束了!抓紧预约,保证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