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非遗丨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

  • 2024-04-08 16:38:00
  •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

清河县是武松的故乡,在这里至今流传着许多《水浒传》上没有的故事,如“武松出世”、“武松井”、“武松大闹东岳庙”、“武松打鬼”等,清河同时是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乡,在清河及周边县市,在武氏家族里,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与《水浒传》、《金瓶梅》截然相反的说法:武大郎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中年中进士,曾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妻潘金莲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是贤妻良母。该传说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松、武大郎的故事以口头传说、说书、赶会、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世代流传在清河及周边县市的百姓心中,近千年绵延不断,代代相传,传说的内容丰富,荤素兼有,故受到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欢迎。

其传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

口头传说、讲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在清河县农村的粉坊、染坊、棉油坊、豆腐坊、馍馍坊、砖瓦窑等,这些作坊均能聚集群众,一到晚上没有活计,大家就聚集在一起讲故事,如:“武松出世”、“武松井”、“武松大闹东岳庙”、“武松斗豪强”、“武松醉打贾武举”、“武松捉老鼋”、“武松招亲”等。

说书艺人的说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上溯到清末明初,清河县县城、农村,每遇庙会和集日,都有说书艺人设立的说书摊、说书场,人们能听到民间艺人王盛合及其儿子王茂林说唱的全本《武松传》,经典唱段有:《东岳庙》、《景阳岗》、《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等,以及武松走江湖之前在家乡清河县附近的故事。如《武松打店》、《武松赶驴》、《武松大闹东岳庙》、《武松打鬼》、《武松斗豪强》、《武松醉打贾武举》、《武松捉老鼋》、《武松招亲》等。至今,仍有个别艺人在集市上摆说书摊,说唱关于武松、武大郎的段子。

舞台表演。过去,清河县本地的地方戏如清河乱弹、四根弦等,也多演出武松、武大郎的戏剧,来清河演出的外地演出团体演出武松剧目的也居多。从元初红字李二作杂剧《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到后来的《武松打擂》、《挑担武松》、《武松杀嫂》、《武松打虎》,现代的《武大郎正传》等,各团体均要先演出武松的剧目,即使演出一段折子戏,也不能有空白。可见清河人对武松故事的热爱。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