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以木为伴,了解木作背后的故事,走进“木”时代,学习匠心精神

  • 2024-04-16 16:33:00
  • 文旅北京

在北京的大通州,居然有这样一家宝藏“博物馆”,听说北京广播电台还曾介绍过这家小众博物馆呢!这里布置“朴素”,低调却有内涵,这里的展品虽不奢华,但也都是颇有“来头”,每一个展品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

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东下营村南开发区147号,是一家以展示木作老物件,传承木作技艺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的木作展品很多都是濒临消失的,这里将木头变得不再普通,让每一个人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将“文化”“教育”“科技”相融合,寓教于乐,无处不体现着:”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嘘,在这斑驳的木门内,可是别有洞天……

木作技艺是古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体现出来的智慧结晶,通过博物馆的参观,让孩子们认识濒临消失的木作物件,感受到木作技艺的工艺美。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让大家了解到什么是“工匠精神”;

木作博物馆占地20余亩,共分为十二个主题展厅,分别是:1、木匠展;2、明清家居展;3、度量衡展;4、三百六十行展;5、古代建筑展;6、美历(丽)之纹展览;7、古代招幌展;8、古代婚俗展;9、大运河文化展;10、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11、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展;12、二十节气与农具展;这一次,我们主要参观学习的是“木匠展”和“三百六十行展”及“大运河文化展”

通过“木匠展””,了解木作的起源和木匠祖师鲁班的故事,认识古人使用的木匠工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来历又是从何而来?通过木匠使用的工具箱,学习“工匠精神”中“匠”的意义;通过鲁班拜师学艺理解工匠精神的含义;

接着,孩子们变身小小鲁班,来一场“小板凳拆装大比拼”吧!别小看这小小的板凳,这可是一种立体几何的艺术呢!在爸爸妈妈的辅助下,你能自己把小板凳恢复原样么?

听——叮叮、铛铛、嚓嚓……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是小锤子敲打的声音,是刨木的声音,是小工匠们“劳作”时的声音……

在生活中不常见的拉锯、刨花儿在这里都能体验到呢~猜猜工匠们会通过这些工具能制作出来什么特别的物件儿呢?

木作博物馆居然还有“三百六十行展”!在古代,胡同叫卖的响器又是什么?什么是“串铃”,什么是“唤头”?它们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许多的谚语也都是来自于老行当呢~午餐期间,还会给大家留下小“作业”,为我们下午的彩蛋环节做准备~

还记得上午的“三百六十行展”学到的内容么?下午的彩蛋来咯~让孩子们运用学到的知识,拿上古代的“响器”,亲自上阵,表演一场古代实景买卖的场景吧!

大运河,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对京大运河又有多少了解呢?你想知道大运河上有多少桥梁吗?在大运河文化展里可以找到答案~

你想知道古代人造桥的奥秘嘛?你知道为什么在“清明上河图”中,汴梁城最引人注目的是虹桥吗?大家也许很好奇,古代的一座木桥,上面挤满行人,又全是商铺,难道桥梁不会倒塌么?

通过我们的双手,也来建造一架“清明上河图”中桥梁吧~来看看谁建造的桥梁,最结实,最稳固~

活动的最后,还会有木作手工制作~可以是木牛流马,又或者是直升飞机、滑翔机,还可能是抛石机亦或是古代的宫灯~一起来感受自己创作的乐趣吧~(手工制作五选一,可带走)

【活动地点】北京市通州区唐大庄路东下营村147号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