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可以回到终点,可是人们永远不能回到昨天。
记录时间的钟表,是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中的一个特殊门类。这些装饰华贵、制作精美、功能复杂的钟表,通过贸易、官员进献、外国使团或组织馈赠、清廷自主制造等几种途径汇聚清宫。
故宫博物院的中外钟表藏品数量超过1500件,制作年代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不等,既有来自英国、法国、瑞士的名家之作,也有出自清宫做钟处和广州的精品,以及一些中西合璧的产物,堪称世界博物馆钟表收藏中的翘楚。
从第一件钟表进入宫廷开始,400年来有规律的滴答声奏响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今天,故宫人悉心呵护着当年的卓越技艺与精致美学,用工匠精延续一个关于"时间"的动人故事。
有些座钟的体型非常大,外表奢华、工艺之繁复精巧也超出想象。其中铜镀金写字人钟真是巧夺天工,据说也是乾隆皇帝的心头最爱。
写字人钟共分为四层,顶层安放着两个正点报时的小人,会在报时的过程中,背对背地走开,拉出写着"万寿无疆"的横幅;第三层的小人整点奏乐;第二层为计时部分;底层是写字人部分,写字的人是西洋模样的机器人,书写的字则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横竖笔画都极有笔锋和顿挫。感觉都有点智能机器人的味道了。
很多年前,还专门有钟表上弦后的机关展示,这些年没了这项表演,也是一种遗憾。只能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看到一二。
除了西洋钟表,清宫自己的做钟处也出品许多精品,大多是乾隆时期所造。这些御制钟的外壳多使用坚硬致密,适合雕刻花纹的紫檀木制作,富丽堂皇的黑漆描金壳钟表也是御制钟里非常有特色的一类。御制钟的外观多为楼、台、亭、榭等建筑式样。表盘上多有"乾隆年制"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