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

  • 2024-04-23 15:28:00
  • 河北旅游杂志

“在这里,远远的、静静的、纯纯的、悄悄的,躲开了中原王气,藏下了一个不掺杂的清代。”这段话出自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

文中的“这里”,指的正是有着“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之称的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清朝的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是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大成之作。

避暑山庄可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七十二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宫殿区

作为皇家政治场所,既要有皇家辉煌的气派,又要有避暑游乐的悠闲氛围,因此在建筑中采用前面宫殿后面别苑的特色。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在建筑形式上,避暑山庄多采用汉式为主体的建筑,风格上尽量保持着低调和谐的色彩,青砖灰瓦,不饰彩绘,追求一种清幽素雅、韵味悠长的审美趣味。

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正宫现辟为博物馆,陈列清代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

湖泊区

承德避暑山庄很大的特色就是以水为趣。湖泊面积大概有四十三公顷,而岛屿更有八个之多。湖泊环绕岛屿,山水相间,夏季荷花遍布湖泊,泛舟湖泊,当真是一大美景。湖泊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苑景区的精华基本上在湖泊区,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

湖泊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

平原区

平原区位于山庄北部、湖泊区以东,占地60.7万平方米。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其中又分为西部草原和东部林地。草原以试马埭为主体,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林地称万树园,是避暑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平原区是避暑胜地,因此在这里作为夏季骑猎的最佳娱乐场所。

万树园西侧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文津阁。另外还有永佑寺、春好轩、宿云檐等组建筑点缀在草原、林地之间。

山岳区

承德避暑山庄以山闻名,西北为山林区域,布局巧妙利用山地形势种植大量树木花草,古木参天茂密,景色迷人。山岳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五分之四。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共计40余处。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承德避暑山庄在岁月的洗礼下,沧桑感愈加沉重,由于一些建筑的损坏,当代人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缮。避暑山庄集合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精华,建筑的朴实庄严,还有园林的自然宁静,这种创新的艺术手法在世界上的古园林建筑中都是极其少见的,因此才能成为世界古遗产文化之一。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