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神码
内丘神码(1)俗称“神灵码”,又称内丘纸码,是邢台市内丘县的民间艺人通过手工刻制印刷的一种木版年画。内丘神码使用于内丘县及周边数百里城乡,年节时张贴在固有位置进行供奉祭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节俗特色浓厚,在当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和原始古朴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以它的独特性和原始性被誉为“中国木刻版画的活化石”。
内丘神码是远古先民自然崇拜的遗存,最早是人们直接画在石壁或墙壁上的一种艺术,画像祭祀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为了使神像保存得更完好、持久,开始进行石雕和泥塑。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陶瓷制造业中心的内丘,隋唐时期邢窑白瓷兴起,神像也开始进行烧制。随着造纸术和雕刻印刷术得到广泛发展,内丘神码也完成了从石雕、泥塑、烧制到印刷的演化,明清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在偏僻乡村,作为农民喜爱并以此为精神家园的神码,原始的保留并延续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丘神码才逐渐得到公正待遇,作为一种艺术被世人接受、关注。内丘神码年画,张张生动形象、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不禁使人叹为观止。内容包括自然神、生活神、儒释道神等,有近百个种类达800个版本。内丘神码制作过程主要有过样、手工刻版、手工印刷和裁切。刻版上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刚柔相济,呈现一种古朴稚拙之美。艺人魏进军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码代表性传承人。
内丘神码主题鲜明,具有汉唐遗风、邢窑古韵,造型奇特、富于夸张, 线条简约、平直粗犷,色彩单纯、喜庆热烈,构图饱满、装饰抽象,创作随意、制作简便,文化交融、相辅相成,符号标记、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生态语言”。神秘、古朴、随意且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带有明显的远古遗风;稚拙、简约、粗犷的线条,具有深厚博大的汉唐气象,黑白相间、直线为主、几何框架结构所构成的画面,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庄严感。
内丘神码是自然崇拜、原始信仰的活化石;是内丘区域年俗、民俗和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是来源于农耕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宣扬人类敢于驾御万物、万神的一种“天人合一”精神;与其有关的民间传说故事,是对神码的再创作。其艺术感染力成为内丘神码的生命力,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认可。
2006年,内丘神码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08年,魏进军被批准为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码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