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五大道 听藏书楼“讲故事”

  • 2024-05-16 07:45:00
  • 天津日报

与一座城最近的距离,不仅是生活于此,还有慢下来,用脚步去丈量她的街道长度与历史厚度。走街串巷,且行且读,人走进了城市,城市也走近了人。近日,“天博City Walk(城市漫步)——五大道上的收藏家”活动以“走读”的方式,带领大家漫步五大道,探寻“津沽琅嬛”的前世今生。

五大道是天津的文旅地标之一,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凝固着历史的剪影。人们漫步在中西合璧的建筑中,品味藏书楼里的风雅,聆听藏书家的故事,鉴赏藏品的艺术之美,解密天津博物馆中珍贵文物与五大道收藏家的渊源。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五大道地区更是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和人文历史底蕴,其中不乏全国闻名的文化人物。天津近代以来涌现出周叔弢、袁克文、徐世章、张叔诚等享誉全国的藏书大家,在中国藏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从大理道5号的蔡氏家祠出发,去探寻五大道上藏书楼与藏书家的故事……”伴随着天津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城市记忆》节目制作人于霁丹的讲述,团队先后寻访了蔡成勋旧居(希政轩)、吴颂平旧居(海天屋)、徐世章旧居(书髓楼)、周叔弢旧居(自庄严堪)等多位名人旧居,了解天津的收藏大家和藏书文化。

睦南道129号洋楼显得普通而低调,它的主人周叔弢却家喻户晓。他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30年。周叔弢不只是文物古籍收藏家,更是民族文化的保护者。周氏一生经营实业所得,大多用于购藏文物、古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化私为公,将集毕生心力所蓄之物捐给国家。天博馆藏玺印、敦煌文献、书法、绘画、古墨等文物,很多都来自他的捐赠。他捐出的敦煌写经大多品相颇佳,书艺精湛。

“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就是当年住在成都道118号的实业家张叔诚先生捐赠的。我馆馆藏文物珍品明代的荷鱼朱砂澄泥砚,是曾住在睦南道126号的徐世章先生捐赠给国家的……”天博讲解员张凌菲将洋楼里的文化内涵与天博馆藏文物结合,让参观者感受历史积淀,聆听岁月之歌。

此次活动负责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傅磊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我们在全市进行民间文保行动,包括采访历史街区居民、街拍、现场讲解。后来,城市漫步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我们结合之前积累的路线和历史街区文保建筑资料,根据用户需求,举办了10多场‘城市考古’活动,反响都不错。”

“天津不是一座只有相声、麻花、煎饼馃子的城市,天津用什么与世界对话?第一就是它的建筑,另外就是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藏书文化是文化中的文化,因为所有文化的延续必须依靠书籍,藏书又跟建筑结合在一起。五大道的藏书楼是一个亮点。我们也坚信这将成为天津城市软实力和新时代城市名片中浓重的一笔。”傅磊表示,“我们发掘考证这些藏书家和藏书楼的故事,精心设计出多条城市考古线路:观建筑,讲故事,读藏书,为的是让公众了解这些先贤在乱世中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付出的心血乃至生命。藏书兴则文化盛,藏书亡则文化衰。研究、探讨天津五大道区域的藏书史和藏书文化,能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藏书文化,城市考古活动将极大提升天津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这样的活动形式让参与者受益匪浅。活动参与者王庆洋说:“漫步在五大道上,看着一座座西洋风格的建筑,听老师讲述天津本土和寓居天津的藏书家故事,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天津,感受洋楼主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同时也真切感受到藏书家大公无私的精神,他们是历史的守护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近年来,天博一直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希望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天博的很多文物来自津门近代收藏家的集藏和捐赠。天博馆长姚旸说:“这次活动是我馆的一次大胆创新,由我馆专业人员带领观众走出博物馆,走进五大道,探访收藏家生活过的地方,在漫步中感受天津城市历史,在名人故居中分享藏书家的故事,在明媚的春风中找寻文化记忆,目的是让城市魅力发散得更远,让博物馆更有温度和活力。”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