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会馆位于西打磨厂街105号,会馆内有乡贤祠,所以又称“临汾乡祠”,是山西省临汾旅京的纸张、颜料、干果、烟行、杂货五行商人在京建立的商业会馆。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于2015年完成了腾退修缮,2017年起对公众进行开放。
临汾会馆坐北朝南,建筑主体为三进四合院落,正房高大宽敞,院落为扁长方形,其建筑布局基本上是将山西民居中的四合院带到京城,多间房屋有机地组合成多层次的建筑群体,建筑及布局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家乡风格。
会馆内原有戏楼,现无存。东门道的西侧门匾“紫气东来”四字尚存,为民国留字;正房东、西墙壁上各嵌有石刻两方,为《重修临汾东馆记》《临汾乡祠公会碑记》等;正房门道处有无字碑一方;正房上梁有木匾二个,分别刻字“义伸宇宙”、“浩气长存”。后罩房房基下埋藏墨书石板一块,记录了清朝末年该处房屋因失火焚毁、重建的事情。
修缮最大限度保存建筑遗存,还原历史真实,有机复原其中的建筑构件、建筑体制和文化肌理,包括其中的一些碑记、梁柱等历史痕迹,成为中国古代会馆历史、建筑及各地美食文化、方言文化、科举文化等承载空间。
临汾会馆作为北京首家会馆文化陈列馆,馆内展陈以“桑梓之情——北京会馆文化展”为名,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岁月·变迁”,讲述北京会馆的历史发展,体现了北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首都风范;第二部分“流动·地方”,展现了昔日会馆的相关文化,如说家乡话、品家乡菜、祭家乡神、听家乡戏等;第三部分“活化·传承”,展示了在对遗存会馆的修缮利用过程中取得的喜人成果和积极探索,阐述了会馆对于京剧、普通话等形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国学传承传播的有益尝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西打磨厂街105号
周边游玩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上,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珠市口,全长84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前门大街从明朝扩建外城以后,就成了北京城里寸土寸金之地,人来货往,商贾云集,延续了几百年。如今的前门大街成为一条商业步行街,重现了前门大街清末民初的建筑风貌。
前门大街依然保留着众多老字号门店:二百多年历史的月盛斋、以帽子文化闻名的盛锡福、以卖秘制秋梨膏而驰名海内外的通三益……
前门大街的繁华与热闹,除了归功于众多老字号商店外,新的发展也不得不提。北京坊的商业业态为前门带来了新的活力,Pageone书店被誉为北京最美书店之一,MUJI HOTEL的入驻带来了更丰富的酒店生活方式,Vivinevo香水博物馆更是值得参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
法原博物馆
法原博物馆选址在前门大街附近的一处四合院内,为明清时期的江西吉州会馆,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法原”,源于清末营造大师的《营造法原》,这里的“原”指的是“民间建筑”。与官式建筑相比,民间建筑更需要因地制宜,所以它更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地域文化和营造技艺。
法原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朱小地创立,主要展陈他四十年来收藏的中国民间建筑木构精品,如柱、梁、斗拱、驼峰、雀替、垂柱、挂落、悬鱼等。这些木作来自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观众在参观时均可以找到对应的藏品。
作为一个对外展示、传播传统建筑文化的窗口,法原博物馆为观众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演进过程,讲述有关传统建筑木作的详细信息和藏品背后的故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