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生活|京城湘菜第一家!梅兰芳先生曾亲自剪彩,齐白石也是它的粉丝

  • 2024-06-03 17:36:00
  • 北京旅游攻略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家老字号。曾有不少名人儒士,为了品尝大师亲自烹制的美味,体验坐马凯品湘菜,举目钟楼,遥听晨钟暮鼓的别样意境,纷纷慕名而来。

01餐厅历史

中华老字号马凯餐厅,始建于1953年,是由13位湖南同乡集资成立的。最初把地安门外后门桥路西的马凯冷饮店,将其改为经营湖南风味菜肴的餐馆,并改名为“马凯餐厅”。

作为北京最早的湘菜馆之一,马凯餐厅曾经红极一时。在当年开张之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自剪彩,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先生写下牌匾。马凯餐厅是京城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曾被誉为饮食艺术沙龙。著名文人学士周谷城、董寿平、田汉、齐白石、启功等都是座上佳宾。

著名中医专家关幼波、京剧名人袁世海、刘涛、许姬传等大家都经常光顾马凯餐厅。京剧大师梅葆玖对餐厅的酸辣系列菜品情有独钟,每次用餐后还要打包豆豉辣椒带走。溥杰先生品尝马凯菜肴后,为餐厅题词 “地安桥畔鼓楼前,妙手当炉焕盛筵,红字更添湘馔彩,马龙车水客流涎”。

马凯餐厅的菜品从口味到质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良好赞益,并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马凯餐厅在京经营多年,曾经历几次拆迁,2018年,马凯餐厅于原址地安门外大街复建,建筑面积3207平米。

02镇店名菜

据介绍,最早为马凯餐厅主理厨政的湖南籍老技师王近仁大师,他曾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掌灶主厨五年。随后由其弟子郭锡桐大师执掌马凯餐厅烹饪工作几十年。

马凯餐厅以经营传统湖南风味菜肴为主,以麻、辣、甜、咸、红烧为主味,以煨、蒸、煎、炒、红烧为主要技法,经营 300余种菜肴,镇店名菜有东安鸡、酸辣海参、双味鳜鱼、腊味合蒸以及名点莲藕酥、麻酱糖饼等。

双味鳜鱼

一鱼两吃,清蒸鳜鱼和松鼠鳜鱼各占一边,颜色对比很强烈,一边清鲜软嫩一边焦脆酸甜,寓意好事成双,有不少人都是冲着这个好意头点的。松鼠鳜鱼,酸酸甜甜的味道超级开胃,另一边的清蒸鱼就更适合口味清淡的食客,传统的清蒸能吃出鱼原本的鲜味,和松鼠鳜鱼比起来,又是一种不同的享受。

毛氏红烧肉

是主席宴上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湘菜里独树一帜的主打。和传统放酱油的做法不一样,毛氏红烧肉是用糖色挂汁,所以颜色看起来都要比一般的红烧肉鲜亮很多。红烧肉肥瘦相间,肥的地方肥而不腻,瘦的地方干而不柴。

马凯腊肉

湖南腊肉湘菜一绝,香气撩人,湖南有句口头禅“三年的腊肉好待客”,这样的腊肉入菜,飘出浓酽的腊香,而且吃不出半点肥肉的油膩。腊肥肉落口消融,腊瘦肉吃起来香酥有味,人人喜爱。此菜的各种元素味道实属绝配,马凯餐厅用精选前尖肉自制的腊肉,配上湖南特色的豆豉、萝卜干,使豉香、辣椒香、腊香融为一体,引人回味。

对于很多老字号而言,守业不易,创新更难。马凯餐厅虽然是湘菜馆,但在菜肴制作时并不保守。他们能够结合川、鲁、粤、苏以及宫廷菜系特点,尤其是北京人的口味加以调制,所以又称得上京味的湘菜。

历经70余载风雨砥砺前行,更凭借传承老技艺、创新走在前,不断焕发新风采、收获新荣光。从一个西餐冷饮店变身为一家湖南菜馆,从看似不起眼的店面流转到成就一番“与匠人结缘、为百姓服务”的餐饮业佳话,从一步步发展壮大到历经停业再重张仍能重现往日盛景、吸引各路食客争相拔草,马凯餐厅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来时路,也积攒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