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首次迎来科普小讲师 探寻公园里的端午植物

  • 2024-06-10 19:58:00
  • 青瞳视角

6月10日,陶然亭公园内湖光潋滟,绿树成荫。中央岛西侧湖岸旁,不少家长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一位身着绿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讲解。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端午假期,陶然亭公园连续开展了6场科普活动,向游客展示公园的湿地环境,感受水生植物的魅力,同时还介绍了端午节民俗文化,陪伴市民共度佳节。

“眼前这片芒状的草,叫‘纤序芒’,是近年来培育的一种新优园林植物材料,它与湖对岸的芦苇遥遥相对,打造出旱生与湿生相呼应的自然景观。在纤序芒周边,种植了一些马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北京乡土植物,不仅耐干旱,而且非常好看,现在正开出淡紫色的花朵。”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一学生曾嘉懿向面前的小观众们娓娓道来。“马蔺与端午节的关系十分密切。马蔺叶因其坚韧的特性,自古以来就是绳子的优秀替代品,适合用来捆菜、拴鱼、挂肉等。特别是在端午节,它更是成为扎粽子的理想选择。”

这是曾嘉懿第一次在陶然亭公园担任科普小讲师,却表现得游刃有余。她说,为了这次科普讲解,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做准备。“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实地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公园里的科普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锻炼和提升了我的交流表达能力。”

据陶然亭公园园林科技科科长史新欣介绍,端午假期,公园首次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开展“探寻公园中的端午植物”科普活动,邀请14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公园科普品牌——“绿野仙踪”陶然科普小讲堂活动,为市民游客普及园林知识。“上午场在陶然牌楼处集合,沿榭湖桥至风雨同舟亭景区,为游客介绍泊岸植物,以及与端午相关的水生植物知识。下午场带领游客探访公园名亭,了解独醒亭与屈原的历史渊源,普及端午植物知识。”史新欣说。

未来,陶然亭公园将继续发挥科普品牌优势,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优质、有趣的科普活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