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子表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准确报时的呢?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晨钟暮鼓”。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五更的划分则更为细致。到了清朝,报时方式更为规范,乾隆年间更是改为只在定更与亮更报时两次。而那“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钟鼓敲击方法,更是蕴含着古人对时间的敬畏和尊重。接下来,一起去感受下古代人的计时方法吧!
景点信息:
北京钟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门票价格:
北京鼓楼、钟楼全价联票30元/张
鼓楼全价票20元/张
钟楼全价票10元/张
参观北京鼓楼、钟楼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北京钟鼓楼”上购票,避免排队。
钟鼓楼介绍
这里的“钟鼓楼”并非一座楼,而是钟楼和鼓楼两座建筑的合称。鼓楼在南,钟楼在北,两楼相距约100米。鼓楼高耸,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尽显木结构建筑的精致与典雅。而钟楼则更为壮观,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全砖石结构彰显着古代建筑的雄伟与坚固。
鼓楼置鼓,钟楼悬钟,这里的“晨钟暮鼓”曾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虽然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的方法已于1924年废止,但站在这两座古老的建筑前,仿佛仍能听到那悠扬的钟鼓之声,穿越时空,回响在耳畔。
拍照打卡:
钟鼓楼前、鼓楼内部、钟楼顶层,都是绝佳的拍照点,站在钟鼓楼下,你可以拍摄到独特的古都风貌。特别是夜晚,当灯光亮起时,钟楼和鼓楼的轮廓在夜空中更加清晰,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拍摄地。
小贴士:游览钟鼓楼时,可以购买联票,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费用。此外,如果你对古代报时制度感兴趣,还可以参加钟鼓楼内的讲解活动,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游览时请尊重古建,不要攀爬或触摸文物。夜晚的钟鼓楼别有一番韵味,感受古都的宁静与神秘。
来北京的友友们,钟鼓楼定是不可错过的打卡之地。站在钟鼓楼下,仰望那巍峨的建筑,感受那厚重的历史气息,感受钟鼓楼的魅力,探寻历史的足迹,留下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