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北京孩子从小吃到大的平民老店

  • 2024-07-28 12:55: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经常被网友戏称为“美食荒漠”,但或许只有真正久居在这里的人,才更能被那些藏在街头巷尾小馆子的寻常味道深深吸引。它们中的大多数,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豪华的装潢,更谈不上什么精致的摆盘,却可以十几、二十年的经营下来,靠的正是口口相传的好味道。

有日子不吃就会惦记的菜品,加上亲民的价格,让你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情怀。今天文中与你们分享几家无数北京孩子从小吃到大的平民老店,有共鸣、有补充,我们在留言区等你~

如果你是南城人,又恰巧住在龙潭湖附近,相信你一定知道“厚诚园”小饭馆。这个藏在光明社区里的便民饭馆,陪伴很多人共同成长了20年。主营各式京味儿家常菜,再搭配上烟火气十足的各式烤串,屋里屋外,皆是热闹。

亲民的菜价,让这里成为了附近居民懒得做饭时的就餐首选。吃顿饭还有可能碰上几个相熟的街坊,俨然是“第二厨房”一般的存在。以前饭馆在一个小木屋里,一共也没几张桌子,没有洗手间,后来搬到了离旧址不到百米的地方,空间变大,也更宽敞明亮,环境也有所提升,还增设了洗手间,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好味道,墙上挂着的老板与名人们的合影恰好是对这一点的最佳佐证。

厚诚园之所以一直牵动着老街坊的胃,还是因为他家的菜味道很家常。最有名的当属“蒜烧黄鱼”,喜欢吃鱼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道菜,菜量足,黄鱼新鲜,用的还是肉质更为鲜嫩多汁的黄骨鱼(不是黄花鱼),也没有什么刺儿,鱼的鲜香发挥得淋漓尽致。美中不足的是,尽管汁水足够鲜香,蒜烧黄鱼中的蒜却没有那么完美,菜品不会太油,单吃可能会有一点咸,但配饭是刚刚好的。

鱼香茄子煲是素菜里的王牌,酸酸甜甜带点辣,分量大。满满一大锅里面除了茄子还有一些木耳、青辣椒等配菜,食材新鲜丰富,“色香味俱全”说的就是它。茄子煲算是家常菜里面很常见的一种,但能把茄子煲做得好吃又不过咸过油的却不多,厚诚园恰好是少数派中的一员大将。

酸辣土豆丝、干炸丸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酱爆鸡丁......但凡你想吃的北京菜,厚诚园做的都挺地道。除了菜品,店里的烤串也是必点的,负责烤串的老板娘已经和馆子合作了十多年。串儿是真的香,有炭烧独特的香气,食材也新鲜。下班后约上几个朋友来这里,整一些小酒小菜和烤串儿,夜生活岂不是美哉。

这是一家创始于1983年的传奇老店,原名叫做“金氏冷面”,在西四北大街上开了三十多年,是不少住在附近老街坊的回忆。

店里的环境颇具年代感,略显陈旧却正中情怀,上下两层的空间还算宽敞,墙上挂着一幅“京城冷面王,古都第一家”,一打眼就能看出故乡酒家在京城冷面界的地位。

店里的冷面分为普通冷面和现压高级冷面两种,推荐更贵一些的高级冷面,现压的荞麦面口感筋道,爽滑弹牙,配上用鲜牛肉、甘草、桔梗、白萝卜等原料制成的正宗冷面汤,酸甜开胃,尤其是在三伏天里来一大碗特别得!连汤都要喝得干干净净才算过瘾!

要不是有朋友带路,还真的很容易错过中国美术馆对面翠花胡同里的这家“悦宾饭馆”。老一辈应该都对这家馆子不陌生,1980年,郭培基与刘桂仙夫妇创办了这间中国第一家个体经营的餐馆,主营平民北京家常菜。

看似简陋的平房,一推开门就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单间和雅座,桌椅摆得满满当当,桌子上铺着白色镂空桌布,上面再压着玻璃板。墙上裱着当年媒体的报道和一幅“尝尝看”的字画。客人多得时候热闹无比,甚至说话都必须靠喊。

很有特色的五丝桶,蛋皮裹着五种丝和肉,芹菜的清香味很重。锅塌豆腐盒是用豆腐塞肉后再煎,非常够味。悦宾糖醋排骨,糖醋汁的配比恰到好处。看似简单的烧茄子,茄子被油煸得透透地,酱香浓超下饭。炸馒头片也是香极了,蛋液裹得很厚,馒头香软诱人,蘸腐乳堪称一绝。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在坚持着用算盘结账,延续传统的同时,也算是现今少见的特色一景了!

天宁寺、白云观一带值得推荐的餐馆不多,这家复古风格、开了十几年的“高丽屋”就是韩餐的首选。

店里的装修风格很古朴,木制的门头是老式的高丽风格,暗红色的卡座有种老国营餐厅的感觉。经常会有住在附近的老客人光顾与熟识的店员打着招呼,满满人情味儿。

店里的菜单很丰富,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韩式料理都能吃到:烤肉、炒菜、冷面、拌饭、火锅面、大酱汤、打糕……每天送的小菜都不一样,连免费的开胃粥都很好喝。烤肉里的五花肉、牛舌、鲜牛排的点单率最高,如果不想自己动手,也可以让阿姨在一旁烤完再端上桌。

其他菜品的话,牛肉石锅拌饭量很大,还送一碗汤。海鲜饼的蘸汁表现突出。韩式小炒(炒杂菜)软烂可口。要蘸干料的煎豆腐则是怀旧的吃法。

这些在北京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可能已经被很多人忽视了,但总有人还记得并热爱着,也许一个人注定了将追随自己最初的口味而去。与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一样,那些能做出与家里妈妈菜相似口味的饭馆,才是最让自己心动的味蕾启蒙。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