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夜晚要这样度过!

  • 2024-08-06 21:08: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天津这座城市开始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复古与时尚交织,优雅与烟火碰撞。海河、夜市、北安桥,“在天津,夜晚要这样度过”

01乘海河游船

夜晚的海河,两岸灯火辉煌。坐在游船上,一路走一路细听沿途的故事,天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随着晚风扑面而来。

游船开放时间为14:00-22:00,大悲院码头、古文化街码头、天津站码头、意风区码头均可乘船观光。还有6月8日刚刚开航的金阜码头,游览航线从光华桥至津湾广场之间往返。

02坐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直径为110米,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永乐桥上,天津之眼静静伫立,微风细雨、朝阳彩霞里守望着天津城的繁荣变迁。

天津之眼转动一圈大约需要30分钟,这30分钟,是专属于摩天轮的浪漫。等待它慢慢升高直到最顶端,津城夜晚的美景便一览无遗了。

03五大道

五大道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是由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这五条道路为主的一个街区的统称。

五大道地区拥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

五大道的夜晚是迷人的,你可以游览夜幕下的瓷房子、漫步小洋楼林立的街道、逛逛民园体育场,或者随便找一家有特色的餐厅,和朋友一起消磨时间。

无论哪一种,都是向往的生活。

04意式风情区

想寻找天津夜晚热闹的一面,那么一定要来意风区的酒吧。

意式风情区坐落于海河之滨,地处天津市河北区,是由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合围而成的四方形地区,占地28.45公顷,区内拥有保存完整的百年历史欧洲建筑一百余座。

被霓虹灯笼罩的欧式建筑,让一切都变得复古迷人。点一杯咖啡或美酒,听着驻场歌手的慵懒歌声,与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把酒言欢,聊聊人生和理想,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了。

05叔同之夜

“叔同之夜”是由天津博物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联合推出的沉浸式解谜夜游活动,是为传承与弘扬先贤精神而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

“叔同之夜”在实景中打造光影夜游场景,通过剧本杀、角色扮演等项目给游客沉浸式体验,打破了原有的参观式夜游,给游客带来内心深处的共鸣。

网红打卡拍照装置、灯光与影音呈现、小规模文艺演出、手工艺制作、古琴、京剧等音乐戏剧表演与非遗市集等场景,让游客享受到了内容丰富的沉浸式文化。

06张园

要问什么是今年戏剧圈的流行风向标,“沉浸式戏剧”必有其一席之地。

它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模式,观众从戏剧的“观赏者”变成戏剧的“参与者”,更有真实、交互感强的舞台美术布置令观众仿佛置身一个“异世界”。

恍惚间自己已经抽离现实,全身心投入在戏剧场中。与剧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天津张园打造沉浸式夜游戏剧《宋美龄耳环丢了》,6.16-7.27 演出期间,购买演出票的应届中高考毕北生,还可凭准考证领取精美毕业礼物!

张园始建于1915年清代两湖统制张彪所建的豪华宅院(原名露香园)。因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风云人物先后入住而声名远扬,一位是末代皇帝溥仪,而另一位就是孙中山先生。它曾是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官邸,也曾经作为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1949年,张园成为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的办公地址。

张园见证了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历史阶段,更见证了日军侵华的罪行,以及军民共同抗日的热血,还见证了天津解放,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这座建筑在留下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一遍遍地被历史重新定义,可谓“一座张园,半部津史”。

07泰达航母主题公园

星空为顶,大海为幕,以航母为主体的焰火盛宴,该有多震撼!这样的场景,或许只有天津才能够见到!

7月6日晚,“夜上津门,航母焰火节”已在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启动。7月15日起航母主题乐园将开放夜场,16:30可入园!

此次焰火节以“基辅号”航母为载体,打造全景情境表演秀。除了焰火秀,活动还推出了《极限追逐》汽车特技演出,中国首个高达12米的“摩天轮”汽车大转环震撼亮相。

“晚风吹啊吹,吹得人心醉”

天津的夜晚有日光落幕后的安静也有不甘归于寂寞的喧嚣无论哪一种都有独特的魅力,天津的夜晚等你来体验。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