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许多向大众开放的图书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2024-08-29 14:14:00
  • 北京京郊游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谁,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书籍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

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奏请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传承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起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缴本,标志着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

百余年来,京师图书馆先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改称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总馆南区、古籍馆三处馆舍并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通过国家拨交,社会捐赠和馆员努力购藏,形成了传统文献和数字文献相结合的浩瀚馆藏。承担着为国家立法决策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图书馆业界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

开馆时间:总馆南区(含国家典籍博物馆):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周一闭馆

总馆北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周一闭馆

少年儿童馆: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周一闭馆

古籍馆:周二至周六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周一、周日闭馆

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是北京市属大型公共图书馆,坐落于东南三环华威桥东侧,全年365天开馆,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讲座论坛、展览交流、文化休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信息服务,是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先生亲自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首都图书馆现藏各类文献逾880万册(件),古今中外文献并汇,学科门类齐全,文献载体多样,尤以古籍善本、北京地方文献、近代书报、音像资料、外文书刊最富特色。其中,古籍近50万册(件),善本6000余部,闻名海内外的珍藏《车王府曲本》收各种戏曲、曲艺抄本1600余种,是研究中国俗文学、民情、民俗的文学宝库;地方文献6万余种,16万余册(件),是研究级的文献资源系统,收藏了存世北京地方志的全部品种;老唱片2万余张,包括戏曲、曲艺、歌曲等,其中京剧、相声及流行歌曲中不乏珍贵品种,收录了四大名旦唯一合唱的老唱片《四五花洞》。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海淀区图书馆

海淀区图书馆的前身是1917年京师学务局在海淀西大街建立的西郊阅书报处。目前,海淀区图书馆现有南、北两个馆址,其中:南馆位于中关村核心区,于2005年12月23日面向读者开放;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图书馆(北馆)位于海淀区温泉镇,于2016年7月10日面向读者开放(试运营)。海淀区图书馆馆舍总面积35000平米,其中:南馆面积6000平米、北馆面积29000平米。截至2018年5月底,海淀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内馆藏文献总量为373万册。年文献入藏量40.3万册,年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0.12册。数字资源量500TB。海淀区图书馆共有各类阅览坐席2007个;供读者使用计算机346台;网络带宽接入达千兆;读者功能区WIFI实现全覆盖;南北两馆全部采用最新的自助借还设备,图书借还全部自助化。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开放(中午12:00—13:00闭馆消毒),周一全天闭馆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