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志刚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新闻中心大厅内外,随处可见的科技元素吸引了中外媒体记者的眼球。
9月2日,峰会新闻中心启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各国新闻工作者陆续抵达。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一进入大厅就被一位银光闪闪的“妙龄少女”吸引住了。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个融入了AI技术的机器人,“她”的名字叫“小柒”,是峰会志愿者之一,可以回答各类问题。
“北京有哪些历史古迹?”“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国内外记者纷纷提问,小柒从容不迫地回答。记者出于好奇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柒,请介绍一下中非旅游交流情况?”小柒“思考片刻”后答:“中非旅游交流历史悠久且日益频繁,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在旅游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中国公民可以申请非洲多个国家的电子签证,这大大便利了中国公民前往非洲旅游……”听到如此专业的解答,记者由衷地对小柒说了一声“谢谢”。
在新闻中心大厅中心位置,记者看到了3个类似梳妆台镜框的装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单边直播报道点,每个“镜框”配备一台摄像机、一个提词器、一套补光灯。媒体记者预约通过后,就可以站在“镜框”前进行直播报道。
记者看到,来自多米尼克的记者Aaliyah Shervannie Martin在“镜框”前直播报道:“当我们聚集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时,我想起了2004年中国和多米尼克之间建立的牢固而持久的外交关系。这些关系也在相互尊重、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在峰会新闻中心大厅外,AIGC创意制作平台、AI数字人多场景播报、CAVE 8K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等设备也备受各国记者青睐。
在AIGC创意制作平台,媒体记者可以体验国内技术团队研发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比如,输入一系列要求,几秒钟内,系统便可以自动生成一份文字报告,或者一首歌曲、一段视频、一张图片。一位外国记者输入了本国和中国的相关知识点,随后系统自动生成了一首融合两国风格的歌曲,引来一片点赞。
利用AI数字人多场景播报设备,智能合成的图片、视频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注意,外国记者纷纷选取自己心仪的中国景点作背景生成图片和视频,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北京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之中,记者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在CAVE 8K超高清沉浸式体验区,半环绕的屏幕营造出逼真的沉浸式效果,记者们步入其中,仿佛腾空飞起,可以跟随画面领略古都北京、非洲草原、埃及金字塔等壮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