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异域风情的特色建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夏天这里是一条凉爽十足的胡同,秋天这里是北京有名的免费婚纱拍照地也是一条绝美适合Citywalk的胡同。这里就是北京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胡同全长1552米。
东交民巷就像是一个失语的见证者见证了胡同的变迁也见证了北京的不断发展。
东交民巷原是明清两代“五部六府”的所在地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使馆区,拥有众多精美的使馆建筑,非常适合拍照打卡。
这些使馆建筑,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屈辱史的记录者。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签订的《天津条约》,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并将东交民巷更名为使馆街。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近半个世纪,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终于结束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如今的东交民巷依旧保留了众多的使馆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成为了博物馆,有的成为了餐厅,有的成为了娱乐设施。
甲13号是天主教圣弥厄尔教堂,这里是外国人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堂,目前仍保留完好,据说特定时间会开放,有一次碰见有人从里面出来过,其他时间没有见过这道大门敞开。即便如此,在这里拍照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在十字路口拍照就行,里面进不去。
在教堂的南侧是比利时使馆旧址的后门,这里偶尔会举办一些活动,拍照也十分出片。目前好像是从南门进,北门也不怎么开放。
中国法院博物馆
原是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建于1910年,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
在东交民巷众多使馆建筑中,法院博物馆这栋建筑是除了教堂外,拍照最多的建筑,不得不说,这里出片率一流。
除了拍照外,法院博物馆目前也对外免费开放,可以去博物馆里面,看一看中国审判制度的变迁看一看青铜器展览。
北京警察博物馆
位于东交民巷36号,为花旗银行旧址,建筑大门为两层爱奥尼柱廊,立面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很好看。博物馆也是免费开放记得在北京警务或者北京文博上预约。
东交民巷还有一处非常火的建筑,法国邮局。
法国邮政局位于东交民巷19号,坐北朝南,建筑主体为单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建筑形式,正面墙体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并砌有六扇连续拱券式大窗。
这里是北京最火的婚纱照打卡地之地就算不拍婚纱照也可以自己拍几张艺术照。
除了上述使馆建筑外,还可以去奥华餐厅吃一顿天津菜北京挺有名的一家天津菜可以去吃一吃小吃,就是打卡一下网红餐厅吧。也可以去首都宾馆看黄叶首都宾馆的黄叶非常好看,秋天到了别忘记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