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北京最美的时节。秋高气爽,寻一高处,远眺四野,心旷神怡。明清时期,京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也热衷于此。尤其重阳时节,最为热闹。
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kē,酒器),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塔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乐也。”
《帝京岁时纪胜》也记载:“重阳日,北城居人多于阜成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南城居人多于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登高。”
由此可见,旧时人们登高望远最好的去处是西山八大处,文人雅士对此多有记载。城内也有许多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对于南城居民来说,多到天宁寺、法藏寺、陶然亭、兴盛寺、燕墩等地,而北城居民则多去五塔寺、土城、清净化城塔(在今黄寺博物馆内)等地。
这些登高之处在当时有着怎么样的妙趣呢?
天宁寺位于广安门外,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高达55.38米。天宁寺地势较高,可俯瞰京城。金秋时节,此地繁多菊花盛开,成为南城百姓登高、赏菊的好地方。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南侧,是一座砖台,始建于元代,为旧京“五镇”之一。燕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原来是一座土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清代乾隆曾在燕墩留下《御制皇都篇》、《御制帝都篇》等碑文。墩台西北角有石门两扇,入门后可拾级而上,共45个台阶,登上台顶,向北可以一览全城,向南则可以眺望郊野,重阳日南城居民到此登高望远赏景祈福。
法藏寺旧名弥陀寺,位于天坛以东,寺内有弥陀塔,俗称法塔,建于金代大定年间,“高十丈,七级八面,面面有窗,每面有佛”。明景泰二年(1451),法塔寺重建,更名法藏寺。根据旧时记载,塔内有旋梯可登,“登塔临窗,远眺龙潭湖秋波荡漾,野菊盛开,天坛内古柏森森,殿宇巍峨,瑟瑟秋风阵阵拂面,确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土城是元代北城墙,明代时北京城南移,这里便成为遗址,到清代仅剩岗丘。清嘉庆道光时期杨静亭《都门汇纂》中有《竹枝词》写道:“土城关外去登高,载酒吟诗兴致豪,遥望蓟门烟树外,几人惆怅尚题糕。”显然在那时,秋高气爽之时,元代土城便成了登高游览胜地。有很多文人墨客,登临土城,凭高远眺,感受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歌酒风流”,以此体会古道西风瘦马的情怀。
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位于西直门外,根据记载,“台高五丈,缘石阶可登,极目四望,长河蜿蜒如带,乱叶飘丹,西山凝紫,斑斓景色一览无余。”
对于皇帝来说,最适合登高望远之处莫过于万岁山,即景山。
早在金代在中都北部修建离宫、开凿西华潭(今北海)时,即于此堆积小丘。元大都建成后,因正处城内中心,遂辟为专供皇家赏乐的“后苑”,名为“青山”,建有延春阁等建筑。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城时,将拆毁元代宫殿和挖掘护城河的渣土堆积其上,形成一座更高的土山。永乐十八年(1420)紫禁城建成后,万岁山成为整个北京城的最高点。到明代中后期,经过上百年的经营,万岁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又称“北果园”,山上放养麋鹿仙鹤,山下以石砌墙。山顶建有玩芳亭,后改玩景亭、毓秀亭,又有长春亭、万福阁、集芳亭、集仙室等建筑。
重阳节,皇帝多来此登髙,品菊花酒,以应节祈寿。明人文徵明曾作《万岁山》,对其中的“仙气”有所描述:“日出灵山花雾消,分明员峤戴金鳌。东来复道浮云迥,北极觚棱王气高。仙仗乘春观物化,寝园常岁荐樱桃。青林翠葆深于沐,总是天家雨露膏。”
清初,万岁山改称“景山”。康熙帝不仅到此登高望远,且对于景山的优美景色多有御笔题咏之作,他的《初秋景山》一诗写道:“新凉树色向金天,御辇遥停蔓草边。盛暑已过销夏日,清风才到有秋年。高临三殿九重阔,下看千家万户连。薄暮山亭观射毕,回宫复道起苍烟。”
他在另一首《九日幸景山登高》中写道:“秋色净楼台,登高紫禁隈。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两诗将康熙帝在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感受写得细腻生动。
因为皇帝来景山登高望远,不少了会邀请亲信大臣陪同,到景山上饮酒赋诗,登高为乐,有时还在园中“视射较士”及赏花等。而皇后妃子们则在紫禁城的御花园内,登临堆秀山登高眺望。堆秀山上有一御景亭,视野开阔,登高于此,北望可见景山及神武门,西望可见西山。(刘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