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江南园林”走红,是乾隆仿寄畅园建造,是北京“最负盛名”的园中园,拍照超美

  • 2024-10-22 17:59:00
  • 北京旅游指南攻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繁忙喧嚣的城市,但这里还有一些宁静舒适的角落。在这些角落中,最值得一游的便是北京的颐和园。然而今天小编要给家人们介绍的是北京一“江南园林”走红,是乾隆仿寄畅园建造,是北京颐和园“最负盛名”的园中园,拍照超美。

无锡寄畅园这就是谐趣园,位于中国北京的颐和园内,是颐和园中著名的园中之园,也是颐和园中保存最完整的园中园之一。颐和园中最负盛名园中园,非谐趣园莫属。

谐趣园,原名惠山园,建于1751年,是北京颐和园的“园中之园”,位于万寿山的东北角。

1751年,乾隆下令仿照无锡寄畅园建造惠山园。1811年,嘉庆重修惠山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的含义将其改名为谐趣园,意为静趣能使人修身养性,陶冶心情。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

谐趣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园林布局紧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环布亭台楼阁,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庭院式园林。

走进谐趣园的大门 眼前一片开阔,不大的园林中竟有好大一池碧水,池边分布亭、台、堂、榭、楼宇十数处,建筑之间多以游廊相连形成环抱,其间点缀着各种树木和各式桥梁,建筑之后有累累山石和郁郁松柏,池中植莲种荷,鳞鳞锦鱼游曳其间。

园西北有一处非常别致的景观,许多巨石叠成溪谷引清流穿过,这一景观的名字叫做<玉琴峡>,它呼应着霁清轩中的<清琴峡>,本是模仿寄畅园中的<八音涧>,为乾隆帝静听如琴泉声的地方。

不过相较于寄畅园的<八音涧>,玉清二琴峡似乎不能循声步入,虽北方山石峻岫却少了些温润,尤其不能亲近就有些微逊色了。

延池走去澄爽斋、瞩新楼、涵远堂、湛清轩、蘭亭;小有天亭、知春堂、澹碧亭、饮绿亭、洗秋亭、引镜亭、知春亭等十几座建筑一步一景。

园内各处还有数座石桥勾连,最美最有名的就是<知鱼桥>,此桥仿造寄畅园内的七星桥,名字又借用桥边的<知鱼槛>,乾隆还为此桥作了多首诗词,桥头小石坊也成了经典元素。

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háo]上”的争论而来的。

秋日的园中 一切被镀上金色,脸上身上眼中心中既静又美,真正是<寄畅><谐趣>了。

好了,家人们,今天小编就介绍到这里,谐趣园是颐和园中一个相对宁静的区域,在这里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和古典园林的美感。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