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换将“飙戏” 观众爱看演员获益

  • 2024-10-26 16:33:00
  • 天津日报

日前,天津京剧院在滨湖剧院上演京津名角联袂的《四郎探母》《大·探·二》,两场演出均是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在梨园界,不同地域的演员交流演出由来已久,而今天的这种演出方式在文化传承发展上更显时代意义。

由外地名家与本地院团的主演和班底共演一出大戏,走马换将式的演出既有艺术水准、又有新鲜阵容,广受戏迷关注。天津京剧院多年来一直沿用这样的演出形式。今年6月,天津京剧院王艳前往北京,与北京京剧院的演员共同奉献《谢瑶环》《霸王别姬》;这一次则是北京京剧院杨少鹏来津,与天津京剧院的演员们合作《四郎探母》《大·探·二》。

“此次在天津的两场演出得到戏迷热捧,广受好评,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样的交流方式,是一种高水平的国粹艺术普及与传承,也是文艺院团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一种实实在在的举措。”天津京剧院党委书记郑芳说。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不同演员合作会擦出不同的艺术火花。参与此次演出的梅花奖得主王艳说:“像《四郎探母》《大·探·二》《红鬃烈马》等拴角儿的戏,肯定是强强联合更好看。对于传统经典剧目,故事和唱段大家都很熟悉,其实观众看的就是演员在舞台上的火候、节奏,以及如何把握场面和表演。棋逢对手的演员,相互之间会有默契,也会有舞台发挥的兴奋点,演起来特别带劲儿,于是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正能量的‘飙戏’,这种‘飙戏’能擦出很多艺术火花,会让演出更加好看,也会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艺术感受。”

交流合作演出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郑芳表示,不同院团同台共演,在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各地戏曲人才搭建起零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了艺术人才的成长。明年,剧院计划让年轻演员到上海京剧院进行交流,以此让更多演员得到锻炼。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大对京剧艺术的宣传推广及传承,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