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视角探析中国历史

  • 2024-11-07 13:46: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

董金社的《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现代出版社)以“大历史,大地理,大文明”视角,在宏观地理背景中讲述中国历史与文明故事。

从空间和区域角度理解历史、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界,史地融合的学术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考古学、地层年代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快速积累,多重证据叠加,具备了建立地理与历史发展关系图谱的坚实基础。《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充分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读者拆解历史发展背后的地理密码。

该书从发生学角度聚焦历史变迁背后的地理动因。例如,第二章从竺可桢气候曲线引入,用气候冷暖交替分析王朝兴衰的地理学原因,让读者看到自然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第三章以明太祖朱元璋处理科举“南北榜”案开篇,探寻中国南北经济、人口、政治重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该书充分吸收地理与历史研究成果,并以地理语言诠释中华文明特征,令读者耳目一新。各章节紧密结合中国山川大势及其地理单元结构和古代文明遗迹、遗址分布特征,提炼出“小空间里孕育,中空间里融合,大空间里展开”的表述,不但有时间绵延的维度,更有空间拓展的视野,形成对“中国”的完整刻画。作者认为,都江堰的修建、长城的构筑、大运河的开凿等,都是宏观、微观地理格局的产物。

作者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热爱中国”为情感纽带,《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民的理解。书中热情讴歌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对林则徐、左宗棠用心海防和塞防不惜笔墨,彰显民族精神。董金社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本雅正平实的普及性读物,相信会加深读者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作者张全景,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