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遗去旅行 | 邯郸杨氏太极拳:太极融古今,非遗耀永年

  • 2025-06-22 19:04:00
  • 永年区文化馆

近年来,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纳入高校体育必修课程体系,成为大学生修身养性、强健体魄的重要载体。

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传承非遗、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更契合了当代大学生对身心健康与文化认同的双重需求。

杨氏太极拳

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

杨氏太极拳由清代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创立。他出身贫寒,早年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师从陈长兴学习太极拳18年,融汇陈氏老架精髓,结合道家哲学与中医理论,创编出108式杨氏太极拳。其拳架舒展柔和,适合大众习练,故有“杨无敌”之称,传至第三代杨澄甫(1883-1936),他删繁就简,定型为大架太极拳,成为现代主流体系。其子杨振铭(杨守中)、杨振基等进一步传播,使杨氏太极拳风靡全球80余国。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核心特点与技术体系

其要领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舒展圆活:动作如行云流水,讲究“立身中正、松柔缓慢”,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实现“节节贯穿”。

刚柔相济:以松沉为基础,通过“积柔成刚”实现攻防转换,如“揽雀尾”一式蕴含掤、捋、挤、按四劲。

虚实分明:重心转换轻灵沉稳,如“单鞭”步法要求“如封似闭,虚实转换如猫行”。

01必游地标

1.北武当山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部山区,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无不体现着武当道教和太极养生文化。

2.将军岭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北的景点。因刘伯承、徐向前、黄镇、李达、王新亭等原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的骨灰撒在这座山,从此被称为将军岭,这里是除八宝山以外,安葬共和国元帅最多的地方。敬仰先辈,体验红色之旅。

02 美食图鉴

1. 老槐树烧饼

老槐树烧饼是河北邯郸汉族特色小吃。这烧饼看来与平常的相仿:圆形,表面撒满芝麻。但吃口大不相同,因饼中和入花椒盐和较多数量的香油,所以吃起来入口咸香、色泽金黄、外脆里嫩。

2. 永年驴肉灌肠

永年驴肉香肠是河北省邯郸市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中华传统名小吃之一,由驴肉辅以多种香料制成,鲜美可口,回味悠长,香而不腻,营养丰富。

3. 武安拉面

武安拉面是河北邯郸市著名的汉族小吃。面条筋道、口感柔润爽滑。据传起始于清末民初

当晨风掠过广府护城河,太极广场上数千人同练“八法五步”的场景,恰似一部流动的文明史诗。杨氏太极拳,这项从农耕文明土壤中生长出的智慧,正以邯郸为原点,向世界传递着“天人合一”的永恒哲思——在这里,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永不停息的文明脉搏,是古老东方献给未来的生命诗行。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