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 | 涞源拒马源头

  • 2025-07-05 17:46:00
  • 北京乐游

拒马源头顾名思义就是拒马河的源头,这里是个免费开放的景区,位置就在路边,有公交直达,交通非常方便。

景区虽然免费,但维护很好,尤其是很有传统景区的那种老式范儿,地上的甬道铺设了传统特色图案,看着就吉利。

看到景区门口那块大石头,别急着进去,往旁边看,一个湖心小岛上矗立的正是小英雄王二小的塑像。

可能因为知道大家想近距离看看塑像,这里有个非常简易的“小桥”可以登到小岛上。

王二小原名王朴,牺牲时年仅13岁。他是涞源人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到底是哪个村的人有不同意见。主流意见认为王二小士上庄村人,但他的墓在刘家庄,牺牲地在狼牙口村。

这里的王二小看起来眼神坚定、意气风发又不是少年的稚气,旁边的老牛身形健硕,紧紧贴着王二小,突出了他放牛娃的身份又增加了塑像的观感层次。说实话我觉得雕刻水平非常好了,很有灵性的感觉。

拒马河是河北省内唯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从涞源流出,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大石窝镇,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大石窝镇,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其后大清河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这个景区虽然不大,但是景色十分优美,水流四季不冻,常流不干。进入夏季后树木茂盛更显得翠绿璀璨,令人心旷神怡。

涞源是老牌革命圣地,战斗英雄、烈士层出不穷,这里的革命氛围自然也就十分浓厚,湖中小亭中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对所有为革命付出鲜血、生命的英雄的致敬。

这个水源地的水源是地下泉水,被称为“北海第一泉”,所以这里水质特别清澈,一眼能看到水底,每一棵水草都能看清的。当然,水至清则无鱼,我找了很久真是一条鱼没有,倒是看到几条虫子,不知道是不是水蛭。

湖水经由这条水槽流出,从这里开始了它奔向北京、天津最后注入渤海的征程。

拒马河能常年不干涸底气来自于水源的充沛,景区介绍这里的水流速为3立方米/秒。看下面的视频感受下这哗哗的水流,声音悦耳,水质清亮。

看完“翠湖”往前走走,紧挨着的是泰山宫,远远看到的塔就是文兴塔。

泰山宫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四年(640年),俗称“泰山宫奶奶庙”,庙内供奉以碧霞圣母、送子娘娘、眼光娘娘,还有天王殿、药王殿、财神殿、三清殿等道家神团体系,古代泰山宫松树成荫,与旁边的兴文古塔交相辉映,每当大风吹过,涛声如歌,故有“东塔松涛”之美誉。时世变迁,二十世纪中叶文革期间,大部分殿堂庙宇被毁,现只存山门碑厅(已改为碧霞圣母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楼鼓楼等。

石刻是涞源的传统手艺之一,泰山宫石阶上的石刻就挺好看,内容以八仙、福禄寿等道教传统人物为主,既符合泰山宫的宗教身份,又是传统上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神仙,非常符合传统选题标准。

泰山宫规模很小,山门连着钟鼓楼,里面只有一进院子,各个建筑之间连接非常紧密,空间利用得非常充分。

这里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文兴塔,虽然塔的始建年代晚于泰山宫,但是文兴塔保存更完整,从建成之后有过维修,但始终主体完整。

文兴塔的文保碑,公布时间为2006年5月25日。

山门内是马王爷、赵公明、温琼、关羽四元帅,这四位是道教传统四大元帅。道教的神祇多来源于民间真实存在过的人,关爷爷自不必说了,马王爷的来历有殷郊、天驷性、匈奴王子等多种说法,赵公明相传于秦代在钟南山得道,温琼相传是东汉时期的温州人。

钟鼓楼在外面看不全,进入山门后可以看到这两座小楼,规模不大,但足够用,建筑规制上规格不高,在北方泰山奶奶的行宫众多,歇山顶甚至硬山顶都是常见的,比较亲民接地气。

看看鼓楼和文兴塔的间距,已经到了贴脸的程度,绕行一周走到这里的时候得从中间的的小缝中钻过去。

兴文塔始建于唐朝天宝三年(774年),其建筑风格是五级八角、实心、砖仿木结构,代表着五行、八卦、天文、地理、人和。塔本来是佛教用于安放供养舍利子的。但兴文塔没有地宫,始建碑也未提到佛教内容,而且塔名为“兴文塔”,是振兴文化的意思。据当时勘與学家观测,建塔之地为八卦巽[xùn]的方位,有缺陷,文化之灵气随风而走了,所以涞源古时文气不旺。在此建塔,即解决了风水的缺陷,又为周围环境增色,所以“兴文塔”的性质即是风水塔,也是风光塔。

塔下供奉着慈悲、贤惠的道教女神“水母娘娘”之神像。水母娘娘原名柳春英,是太原市晋源区金胜村人, 被奉为晋源水神,又称“水母娘娘”。在太原晋祠中有一座水母楼,又名梳妆楼,供奉的就是水母娘娘。

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为须弥座,高1.42米,仰覆莲形;塔身高25米,底部直径7.33米。

每层有出檐,檐下设砖制斗拱,掾、飞为平座,卷刹很大,兼具唐代雄浑风格与辽代工艺特征。

其斗拱头层出双翅四铺作,二层檐以上均为三铺作,各檐有柱头一朵,补间一朵,其独特的砖仿木斗拱、直棂窗、铁制塔刹(部分损毁)及碑文遗存,充分展现了唐代建筑特点。

仰莲塔刹不是常见的饱满圆润的莲花,而是一朵略显纤瘦的收拢向上的莲花,观感更加挺拔有力,很有特色。

琉璃套兽和风铎看着都很新,估计是现代维修时增加的。

塔身一层有碑文一块,镶嵌在第一层塔身东面盲窗位置的汉白玉碑刻长52厘米,宽40厘米。上面记载:〈东西南北总同山,万万千千弥亿年,钱房日铸百万贯,工匠千人若神仙,天宝三载制此塔,不朽不坏与天连。)这通碑刻主要记载了涞源古代矿业、冶炼业及铸钱作坊的胜况及建塔的时间,从而也可以看出是铸钱作坊出资修建了这座塔。

二层也有碑文一块,镶嵌在第二层塔身西北面盲窗位置的汉白玉重修兴文塔碑刻长70厘米、宽40厘米,碑文记载的是:明代嘉靖十八年有住泰山宫道人《吉宗宝》(道教全真龙门派弟子),和千佛寺僧人释德丹共同出资重修过兴文塔事迹,这通碑刻主要记载了重修此塔的时间,而且还说明了是僧道两家共同主持重修了此塔。

作为一座兴建于道观之内的佛塔,这座塔不但是当地的风水塔,也是涞源宗教融合的见证。

泰山宫院内坐北朝南并列三座宫殿,规模很小,但香火还挺旺的,拜神祈福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丹陛石的雕刻感觉有点粗糙,主要是龙有点瘦弱。

正中大殿中是这里最尊贵的碧霞元君以及她的两个化身——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

碧霞元君是北方第一女神,所谓“北碧霞、南妈祖”,碧霞元君就是北方最重要的女性神祇。因为坐镇泰山,民间又称她为泰山玉女、泰山奶奶等,所以名称中有“泰山”的道观基本都是用于供奉碧霞元君的。

文昌帝君是所有学子的保护神,他带着拿笔的魁星和手持金榜的文曲星两位副手保佑着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院里的牡丹小小几棵,花却开得极艳、极多,个儿小但有力量。

西侧房间是养道堂,做法事之类的在这里登记。

东侧则是连脊的三间小殿,分别是太阳殿、太阴殿和车神殿,里面分别供奉着太阳神、月神和两位车神,这边明显看着就香火不旺,还是碧霞元君、财神和文昌帝君更能满足祈福者的心愿。

这个景点规模不大,慢悠悠转转也就一小时,但风景真是不错,尤其是拒马源头的泉水清澈碧绿,看着赏心悦目,观感特别好。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