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琉璃河遗址珍贵文物首博首展 实证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

  • 2025-08-30 10:11:00
  • 人民网

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展,并面向公众展出至11月28日。作为首都博物馆“北京历史文化展”系列的首展,一幅青铜为墨、夯土作纸的北京“城之源”长卷,正在这里缓缓展开。

本次展览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年来,不同时期考古成果汇集最全、展出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也是“2024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首个展览。共汇集珍贵文物180件(套),其中重要文物39件(套),在展出文物中占比是近年最高之一,作册奂卣等113件(套)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立意全景呈现西周燕都文化面貌、最大规模集中展示琉璃河遗址考古成果。

徜徉展厅,迄今北京地区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重量最重的堇鼎巍然矗立,与代表燕国青铜铸造工艺最高水平、国内首批195件禁止出境展出文物之一的牛头纹带盖伯矩鬲,共显“鼎天鬲地”的庄严气度;记载着西周封燕史实的克盉、克罍,静静散发周礼幽光;更有三件铸有“太保墉燕”铭文的作册奂器(鼎、卣、觯)首次联展,5处铭文如青铜史书,以无可争议的文字资料实证了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

作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以及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自1945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先后几代考古人在此艰苦付出、执着奉献,证实了西周燕都的位置、寻找到了燕都“最早的主人”、廓清了燕都城的范围和规模、又进一步完善了遗址信息,使得琉璃河遗址成为国内发掘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都城遗址,成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近年来,经过持续不断勘探发掘,琉璃河遗址发现了铸有“太保墉燕”等铭文的青铜器,实证首都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又发现了双重城垣、成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燕侯家族墓地和多处小型平民墓地,持续刷新着我们对西周早期历史、燕国文明乃至北京城市起源的认知。2022年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获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2025年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次展览分为“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和“传承永续”四个单元,以近年来琉璃河遗址考古成果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以“封疆—营都—立制—保护”为展览主线,以周初制度文化为背景,通过“文字—都城—器物”三位一体的历史及考古实证,揭秘琉璃河遗址尘封三千年的神秘过往,共同探寻遗址保护传承的未来方向。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