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老北京的 “润燥清单”,从这口秋味开始

  • 2025-09-02 14: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当清晨的露水凝在颐和园的荷叶上,北京的秋天才算真正有了模样。作为古都,北京的白露饮食从不是简单的果腹,而是把 “润燥养肺” 的智慧藏进了梨汤的甜、烤肉的香、栗子的暖里。今天,就带你解锁老北京的白露食单 ——

一、白露食养

核心原则就俩字:滋阴 + 温补。多吃梨、银耳、百合这些 “润” 物,再配点鸭肉、排骨温补,既抗秋燥又能 “贴秋膘”。

二、餐桌上的 “白露 C 位”

老北京的白露餐桌,从来少不了 “仪式感”。当季的鲜、应景的暖,一口下去就是秋天的味道。

1、水果界的 “润燥担当”:京白梨 & 小吊梨汤

京白梨一上市,就成了北京人的 “心头好”。果肉细、汁水甜,咬一口像喝了天然秋露。更讲究的,会把梨切块,加冰糖、银耳、川贝炖成 “小吊梨汤”,甜香四溢 —— 这口温润,专治秋燥引起的干咳。

2、肉菜里的 “秋日哲学”:烤鸭 & 炖肉

鸭肉性凉,白露吃正合适。北京烤鸭虽全年可食,但秋天的鸭膘更厚,烤得皮酥肉嫩,卷着荷叶饼咬下去,油香混着甜面酱,满足又不燥。

家里炖肉也有讲究:排骨炖白凉瓜、鸭肉配山药,肉香里带着清润,解腻又滋补。

3、 粥碗里的 “暖身密码”:杂粮粥 & 红薯

新粮上市的白露,粥锅里总飘着谷物香。莲子百合粥、红薯粥是早餐常客,软糯暖胃,老人孩子都爱。讲究点的用新鲜玉米、高粱面做枣窝头,粗粮的香混着枣甜,吃的就是 “秋鲜儿”。

三、街头巷尾的 “白露限定”

北京的白露,藏在街头的烟火气里。这些小吃一出现,就知道秋天真的来了。

糖炒栗子:胡同里的 “暖手宝”

黑砂混着饴糖炒得栗子 “噼啪” 响,刚出锅的栗子油亮烫手,剥壳咬一口,甜糯到粘嘴唇 —— 老北京叫它 “灌香糖”,揣在兜里暖手又暖心。

米酒 :甜到心里的秋

有些人家会在白露酿米酒,糯米发酵的甜酒温着喝,微醺暖身,比奶茶更得劲儿。

炙子烤肉 & 涮肉:贴秋膘的 “仪式感”

入秋后,烤肉季、南门涮肉的队能排到街角。炙子烤肉用炭火现烤牛羊肉,混着葱丝的香,裹着薄饼吃,一口下去浑身暖。

铜锅涮肉更讲究,清汤涮鲜切肉,蘸麻酱就着糖蒜,暖到胃里,秋凉都挡在门外。

四、老讲究里的 “烟火气”

老北京的白露,饮食从来不只是吃。新粮下来,家家要吃 “尝鲜饭”:玉米饼、韭菜盒子,把新收的谷物蔬菜裹进主食,是对秋天的尊重。

五、现代北京人的 “白露新吃”:传统里藏着健康

如今的北京人,把老讲究吃出了新花样:餐厅卖起 “低糖小吊梨汤”,用代糖替代冰糖,甜得没负担;蒸山药、烤南瓜替代部分主食,贴秋膘也不忘控糖。中医提醒:体寒的人可以多吃点牛羊肉,但配着萝卜、白菜吃,才不 “上火”。

  • 编辑:裴艺欣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