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800年漕运历史河道的蝶变——

  • 2025-09-04 17:10:00
  • 光明日报

推窗见绿、漫步亲水、泛舟游河……

坝河

这条有着800年漕运历史的河道如今焕然一新。成功蝶变为串联生态、文化与生活的活力纽带,为朝阳区增添了一张闪亮的“亲水名片”。

在朝阳区沙窝北路附近,顺着阶梯往上走,转过一座木屋,眼前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开阔水面上,长桥横跨,岸边大树葱郁,不时有飞鸟掠过,远处的步行栈道蜿蜒伸展,宛如水乡画卷。

01

新增248公顷滨水生态空间

蓄滞洪区打造城市“绿肺”

这片充满诗意的亲水空间,实则肩负着防洪重任。

作为这场蝶变的核心工程之一,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启动于2024年,计划今年底向公众开放,届时坝河将新增248公顷滨水生态空间

“既要能扛住洪水,也要装得下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片区域通过新建13.4公里连续堤防、2处蓄滞洪区和4座分退洪闸,可实现338万立方米的雨洪调蓄能力,在超标洪水发生时,闸门调度提前腾出库容,可有效保障城市副中心等下游地区安全。

老堤外侧筑新堤,形成了26.8公里的双堤慢行道;

3座跨河特色人行桥串联起两岸,实现慢行自由畅通;

4.4公里环湖路搭配多类型亲水栈道、滨水码头、休闲场地及观鸟设施,让市民能在湖边漫步、湖上泛舟,邂逅迁徙鸟类。

保留区域原有的成片林带、高大古树,采用乡土树种和生态岸线营造多类型生境系统,与周边农田构成完整食物链的大美野趣生态空间,坝河既留住了乡情韵味,也成了动植物的“自然家园”。

02

从棚户区到时尚地标

推开窗就是景

沿着坝河向西而行,来到酒仙桥路至郎园Station2.3公里的滨水空间。这片充满时尚气息的地标区域,曾是杂乱的棚户区。

拆了围墙,把小区绿地和河道连起来,顺势造了溪流、山丘,居民推开窗就是景。

经改造,4.6公里的滨水骑行道串起将府公园、颐堤港商圈,夜晚亮灯后,律动桥的流光与岸边咖啡馆的暖光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昔日的旧仓库片区,如今成了“水岸经济”的样板。坝河滨水空间整治后,郎园Station靠水岸的商铺一个月内出租率从30%跃升至100%,园区内固定商户年销售额较去年增加约70%。

未来,随着河道通航,这里还将与第四使馆区串联,成为其消费配套。从孤立的商业点到联动的消费带,坝河像一根丝线,串起了商机与人气

03

“水城共融”

乘船畅游成为日常

龙舟赛、滨水马拉松等活动让“亲水生活”成为市民的日常选择,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正与水资源和谐共生。

今年底,坝河还将解锁“水上视角”。目前相关工程推进顺利,届时市民可一路乘船看遍朝阳的时尚商圈与通州的运河风光。

坝河的蝶变是北京滨水空间升级的缩影。如今,北京已有大运河、潮白河、昆玉河、亮马河等河段实现游船通航,全市天然河湖游船通航里程达80公里,年底这一里程将力争突破100公里,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航线。

当游船鸣笛驶过,两岸是休闲的市民热闹的商圈与自在的飞鸟——这条承载着历史的河道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河城故事”,这个秋天不妨来坝河畔走走,感受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