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 2025-09-05 15:13:00
  • 北京日报

昨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本市中小学纷纷开展丰富的新学期“第一课”。聆听抗战故事,分享观看大阅兵感受,用红色元素装点校园……学生们在一节节生动鲜活的课堂中,汲取奋进力量。

英雄故事融入校园文化

在海淀区民族小学,96岁的抗战老兵储渭为师生们带来“开学第一课”。“我15岁的时候加入了新四军,参与战斗急救。当时,根据地的条件有限,医疗设备非常原始,连麻药都很少。手术的时候,很多战友都是靠意志强忍着……”储渭讲述了战士们顽强战斗的故事,激励学生们以先辈为镜,坚守正义、守护和平,“今天的和平盛世,如战友们所愿。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更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各校的“第一课”上,英雄故事代代传唱。

北京市自忠小学的前身是抗日将领张自忠的故居,该校以“传承红色基因 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举办特色活动。“学校的名字,藏着张自忠将军的故事。80多年前,在抗日战争中,敌人的子弹打在张自忠将军身上,他仍咬牙冲锋,和500多位战士化作守护家国的丰碑。”校长康悦与张自忠外孙车晴一起,带领师生回望历史、感悟今朝,“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大会上,受阅将士步伐铿锵、先进装备列阵而过,中国的强大,是英雄用牺牲换来的,更要我们去守护。今天在校园习得的一切,都是明天建设祖国的力量。”

活动中,该校红色宣讲员通过生动演绎再现烽火岁月,少先队员代表朗诵诗歌《不朽的抗战》,表达“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决心。学生张宥熙说:“我们学校的校训是‘立志有为、自忠报国’,作为一名小讲解员,我立志通过自己的声音,向更多国内外的朋友传递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校外导师讲抗战精神

“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触动着中华民族从艰难的岁月中绝地起飞?”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须宽为学生们带来一堂思政课。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阐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该校学生还带来了原创诗舞剧《足迹里的中国》,将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诠释伟大的抗战精神。“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思政课让初二学生付思涵对课本上的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应该刻苦学习、钻研科技,传承先辈的精神,用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少学校邀请校外“导师”授课,弘扬家国情怀。在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深情开讲,与师生一起回顾南洋华侨机工队投身祖国抗战的壮举,重温跨越山海的爱国故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于文博、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孙烨分别走进前门外国语学校、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以生动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与责任,坚定强国之志。

沉浸式感受红色历史

沿着地面上铺设的时间轴,打开“光影记忆盒”了解英雄故事,背起扁担争分夺秒运“粮食”,匍匐前进穿越“封锁线”……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在户外运动场打造了互动区,邀请学生沉浸式体验“第一课”。

“鸽子在天空尽情地飞翔,把和平传递给千家万户。我爱你中国!”学生们纷纷写下自己创作的诗歌,在“和平护照”上盖上印章。“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三年级学生张芮嘉认真书写下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她说,“新学期,我更要好好学习、坚持锻炼身体,长大为祖国贡献力量。”

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也成为各校“第一课”的亮点。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育英大讲堂”上,AI形象“育小英”作为“广播员”,讲述了古北口长城抗战故事,带领师生探寻烽火记忆。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学生们紧扣“数智薪火·照亮复兴路”主题,展示了运用AI创作的思政主题作品,致敬抗战英烈。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