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是天津市的发祥地之一,亦为天津市6个中心城区之一,因清末为“河北新区”所在地及大部分地处海河以北而得名。
近代史上,海河北岸一度成为天津乃至华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天津近代金融和工业的摇篮,是洋务运动、北洋新政的发源地,集中体现了一百多年来天津的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均与河北区有着密切联系,这里成为诞生新思潮、新文化、新艺术、新教育、新司法、新军事、新工业的地方,曾经创造出数十项全国之最。
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拥有“全国之最”20多个,不仅拥有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觉悟社、女星社遗址等众多的风貌建筑和文化遗存,还有梁启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凯、冯国璋、曹琨等历史名人故居。
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汇集北洋新政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洋楼文化、名人文化,为河北区赢得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美誉。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15处,佛教圣地大悲禅院和集中了140余座百年历史意大利风貌建筑的意式风情区坐落在区内,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资源丰富。
1、天津之眼
2008年,天津的新地标建筑——“天津之眼”摩天轮落成。即坐落于当年朱棣率千军万马渡河之处的永乐桥之上,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上仰天子之渡灵气,下拥九河下梢风光,其奇思妙想、巧夺天工的设计是世界摩天轮建设方面的一大突破。
摩天轮高度为120米,轮外挂装48个透明座舱,每舱可乘8个人,舱内舒适宽敞,有空调调节温度,可同时供384人观光,依据季节不同安排运营时间。摩天轮依靠电力驱动,匀速旋转,约28分钟旋转一周。座舱到达最高处时,乘客能看到方圆数十公里的景致,海河风貌尽收眼底。
2、觉悟社纪念馆
觉悟社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骨干组成的青年进步社团,周恩来、马骏等是它的主要领导人,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等都是该组织成员,社址坐落在宇纬路与宙纬路之间的三戒里。
觉悟社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9月16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成立“天津觉悟社纪念馆”。馆内有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前者再现了原三戒里4号历史原貌,展出了当年社员抓阄使用的工具和学习生活用具及文献等珍贵文物。1986年9月10日,邓颖超同志专程来馆视察,作了重要指示。
3、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是天津著名的佛教古刹,坐落在河北区天纬路,全寺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寺的主体,主殿青砖绿瓦,雄伟壮观,由天王殿、释迦殿、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和讲经堂组成;西院是附属部分,由文物殿、方丈室和中国佛教协会天津分会用房组成。近年来又在寺院的后面建起一座新的大雄宝殿。
大悲禅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由高僧世高倡议,天津卫守备曹斌捐资修建,因寺内供奉一尊高3.6米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故称为大悲院。初建时规模很小,康熙八年重修并扩建,当时占地56亩。大悲院所供观音,为千手千眼法像,用柏木雕成,表层布纯金,经年色泽不减,光耀如新。
4、意大利风情区
意大利风情区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岸畔,占地面积28公顷,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始建于1902年,原为意大利租界。区域内137栋风貌建筑,全部是由意大利人设计,包括住宅、领事馆、市政厅、兵营、学校、医院、教堂、球场、菜市场、消防队和花园、广场等西洋古典建筑,形成完整社区。街区风貌独特,是目前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落,保留了一批历史名人故居,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2年底,天津市政府开始对意大利风情区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并与意大利技术人员合作,整修了历史建筑;引入了具有异国情调的餐饮娱乐等商户,打造出意大利风情浓郁的经典街区。
5、袁氏宅邸
袁氏宅邸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师设计师设计,为一座欧洲古典式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这所楼房设计特点是:有所谓“隐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
“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 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 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
6、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文化先驱、一代佛学宗师李叔同(弘一大师)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3A级景区,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园林和故居两部分,是我市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博场馆。
园林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太湖石假山、人工湖、纪念亭和凉亭等组成。在纪念亭中央,端坐着高约2.7米的李叔同(弘一大师)铸铜塑像,在其身后的影壁上,刻有李叔同(弘一大师)临终遗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园内有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先生礼赞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匾额和联语。
7、梁启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位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饮冰室位于河北路46号。前楼为主楼,带地下室。一、二层各有 9 间居室。整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东半部为梁氏专用,有小书房、客厅、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属住房。后楼为附属建筑,有厨房、锅炉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前楼与后楼有走廊、天桥连接。整所建筑面积 1100 余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异形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整所建筑相当讲究,有花园、汽车房、传达室。
饮冰室在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与住宅(民族路44号)相连,建于1924年,是一所浅灰色两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当中有蓄水池,池中雕一座石兽,口中喷水常年不断。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作卧室或图书资料室。梁氏后期就住在这里从事著述。
8、北宁公园
北宁公园又称宁园,位于天津市区北侧,是一处园林式的城市公园。公园已建立近100年,由袁世凯主持建设,在始建时是按照行宫的样式设计的。园内有众多的树木和古典建筑,环境古朴典雅,非常适合前来放松漫步。
公园内较为有名的建筑莫过于致远塔,塔身为白色,每层都有灰瓦,古色古香。在塔的对面有很多介绍历史事件的壁画,值得一看。另外还有日晷等古代的仪器,显得整个公园很有古朴典雅的氛围。
9、奥匈帝国领事馆
奥匈帝国领事馆是原奥匈帝国政府驻天津的领事馆,也是天津奥租界内惟一一处由奥匈帝国政府出资建造的房屋。 奥国领事馆始设于清同治八年七月,但至清光绪二十五年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一直由英国驻天津领事兼任。
领事馆为奥地利民居风格带花园式庭园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为三层,建筑主入口由方柱支撑形成门廊,门廊之上设有内嵌阳台。 建筑外檐为混水墙面,砂浆水泥罩面、断块墙身,房顶设计为坡状鱼鳞石片小万瓦顶青石瓦屋面。
10、阎家琦故居
阎家琦故居是原天津保安总队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阎家琦在天津的故居,建于1920年。故居位于当时的里雅斯德道,现今的河北区胜利路401号。
故居为三层混合结构独立式住宅带地下室,建筑外檐首层及檐口部位为混水墙面,其余为清水砖墙。建筑主入口处设有门廊,三层设有露台,阳台和露台栏杆均为宝瓶栏杆。建筑顶部为多坡屋顶,平板瓦屋面,檐部出挑,窗楣及檐口部位装饰有花饰。阎家琦故居目前为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