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带你玩转明朝的“吃喝玩乐”——琼浆玉液

  • 2019-09-11 17:19:20
  • 明十三陵

明朝的人属实会吃,除了会吃还有关于吃的记载,放今天就是各种做菜大全。不过这期咱不吃啦,吃饱了该喝点溜溜食了~

明朝是个将饮食玩的很转的朝代,今天咱先不说什么汤品果饮,就茶酒足够咱叭叭半天了。茶酒茶酒,就先说茶再说酒。

各朝各代对茶的研究与相对应的茶具都有所不同。朱元璋下诏“废团为散”,叫停了数百年的团茶,饮茶的方式影响着茶具。

关于茶具,明代冯可宾在《岕茶笺》中说:茶壶,窑器为上,锡器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或问茶壶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

泡茶法:撮泡法

从明朝传至今的泡茶法便是撮泡法。

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逐渐代替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即撮泡法。

这种方法又被成为“瀹(yuè)饮”,这个“瀹”字,今天基本上不用了,它有两个意思:一是煮,二是浸渍。

我在生活中好像就在买爆肚的时候见过这个字,上面写着‘瀹腑’。瀹是用开水快速的涮一下,腑是内脏。老板在制作这种食物的时候,也是用笊篱盛着食物在水里快速地汆烫,所以它写成“瀹腑”。

饮茶文化

由于社会阶层对待饮茶的观念,逐渐出现了两种不用的饮茶文化。

茶寮文化

《考槃余事》中说:“茶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置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能在茶寮中享受茶中逸趣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中带有隐逸倾向的人士。他们轻视声色犬马,而且相对地不太热衷于功名利禄。这类人对于茶的研究极尽精致,使茶变成了一种高雅的生活品味的象征。

茶馆文化

市井小民进不了文士的茶寮,他们下的是茶馆。《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说:南京“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说完茶就该说酒了,对于酒,明朝人玩都能玩死你。在明朝酿酒喝酒有多广泛呢?从遍地是酒馆就能看出来。

酒楼:“十六楼”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就下令在南京城内建造十座酒楼,后来增至十六座,简称“十六楼”。

独家秘制:“限定酒”

像御酒房与光禄寺这种代表皇家地位的就不用说了,除了皇家与酒商,几乎每家都会自己酿酒,还会酿自己的“限定酒”,不论你是什么社会人口,除了亲戚好友,其他人就是没有面子。

娱乐项目:行酒令

喝酒时玩的行酒令、掷骰子、拆白道字等等,这都算在了咱玩的领域里,本期就不先过多说明了。

喝酒器具:制作工艺

当你爱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才会仔细钻研,明朝人对酒的热爱,从器具与酒种就能窥知一二。

从器具上来说,明朝喝酒器具使用越来越专门化,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牛。单从瓷器来说,除了常用的杯、碗、壶、盏、盅外,还有僧帽壶、方流执壶等更别谈还有玻璃瓶出现。

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共出土的酒器就有50余件,种类齐全,制作精美,件件都堪称巧夺天工。其中,有几件金玉结合的酒器特别引人注目。

酒的种类:“50+”

明朝的酒类至少有50多种,比如荔枝酒、碧香酒、五香烧酒等,最最经典的必须是五粮液!想当年日本想偷师多次未成功,而我们的明初古窖池也奇迹般留存,甚至一天都没有停止发酵酿酒!

吃喝玩乐,喝就喝到这吧,咱缓缓就就该开始玩了。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