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看国画

  • 2020-02-11 19:04:4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新时代以来,“文化自信”的提出,为中国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精神标识,历久弥新。中国美术馆主办了”典藏活化“展览,让观众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绘画演进历程。

苏轼 潇湘竹石图卷(局部)

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强烈对比,画面极富层次感,让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

文征明 叠嶂飞泉图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唐寅 湖山一览图 

《湖山一览图》是由明朝画家唐寅创作的纸本淡设色画,现藏中国美术馆。该图描绘太湖的景色。画面的清空境界,体现了诗意和作者的审美感情。全幅笔法精谨清劲,线条灵活自如;施淡青、淡赭色,清雅宜人,此画的明显的特点,丘壑比较单纯、简练,横竖交错,错落有致,给人以形式美的快感。

石涛 江干访友图

石涛(1642-约1724),姓朱,名若极,明代皇室后裔,广西桂林人。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瞎尊者等。早年居无定所,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为黄山画派主将;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曾在南京、扬州两次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擅画山水,兼长画梅竹人物等。他学习传统,但不泥古,有“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等明确艺术主张,勇于创造,用笔放达而自成一家。他还十分注重深入自然,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言。与当时“四王”等人在绘画上的崇古模古风气相对立。他的创作和理论对后来的中国画发展影响很大。著有《苦瓜和尚话语录》、《大涤子题画诗跋》等。

此图布局新颖,近景密而远景舒,使人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笔势灵活,或有墨无笔,或有笔无墨,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云蒙雾绕、清新湿润的的山中之景。近景人物点题,与画面上方很长的一段提跋相映成趣,增加了画面气氛,引人联想。整幅作品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与高度概括的能力。

倪瓒 鹤林图(局部)

  • 编辑:毋杨梅1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