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时光 | 昌平花钹大鼓 雷音回响 鼓钹不息

  • 2020-03-26 19:00:19
  • 文旅北京

花钹大鼓是一种以鼓、钹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传统民间舞蹈。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由10面大鼓和12名舞钹儿童组成,特点可归纳为“轻盈洒脱”,主要的表演套路有“老八架”“三钹起鼓”“长行鼓”“龙通通”“上调不带架”等。2008年,花钹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扔腿接钹、弹跳步对钹、换跳步单对钹、双对钹……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有一种名叫花钹大鼓的传统花会表演。这种铜钹和大鼓两种传统乐器相结合,配合欢快的舞蹈动作的表演,不仅是昌平区赫赫有名的花会项目,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牛坊是一个很古老的村落,现有2500多口人。这里原有“中幡”“开路”“高跷”“花钹大鼓”等八档民间花会,可以称得上是花会之乡。可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故去,其他花会已经基本失传,唯独“花钹大鼓”传承了下来。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俗称“大鼓会”,也叫“雷音圣会·子弟花钹”。这8个字点出了它的特点——鼓声如雷,男孩子们起舞击钹。

从零开始 重振花会

花钹大鼓的起源可上溯到清乾隆年间,具体时间没有文字记载。花钹大鼓以鼓、钹、舞三位一体的独特表演方式和悠久的传承,在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郝维栋和高如常是花钹大鼓的第五代传承人。

花钹大鼓最辉煌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1960年之后,由于历史原因,花钹大鼓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舞台。直到1973年,原昌平县文化馆准备让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参加当年北京市举办的庙会。而当时的会首郝纯芳已经80多岁,身体也不好,于是决定让24岁的郝维栋接手,重振花钹大鼓。郝维栋和高如常以及村里的几位老艺人一起,从挑选小演员到置办鼓钹、服装,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对郝维栋来说,那是一段最困难、也最难忘的日子。

郝维栋回忆说:“记得当时只有四面旧鼓,其中两个还有大窟窿。我给镇政府写一个申请,希望能得到些支援。政府给了5000块钱,买了4面鼓。我花了半个月时间,找师兄重组了这个队伍。我们三个人带着24个孩子。大年三十那天下雪,孩子们又冷又饿,都冻哭了。我给孩子们买吃的,帮孩子们焐手。咱也心疼啊,天冷没办法!表演完回到村里,晚上村民都在村口等着,我们不回去,全村都睡不了觉。”

郝维栋一边做赤脚医生,一边教孩子们花钹大鼓,几十年如一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鼓钹声中长大,他也在雷音回响里度过了大半生。

入选非遗 系统传承

2005年,昌平区文化委决定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不仅入选了市级“非遗”,还在2008年成功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郝维栋、高如常被确定为花钹大鼓第五代传承人。后牛坊村村民郝旭红和高如常的大儿子高振鹏是第六代传承人。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高如常强调必须原汁原味,坚持口传心授。“鼓是灵魂,鼓师如天魂一样要雄赳赳气昂昂,要大气。钹得打得响,舞要节奏明快舒展大方飘逸。我太喜欢花钹大鼓了,怕它失传。”在这股热爱和担心之下,高如常用了半年多时间,记录整理了花钹大鼓的起源、古谱和动作队形。如今他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在原有套路上创出更新颖独特的编排,让花钹大鼓更生动、更好看。

从没有鼓谱、只靠口传心授,到有了鼓谱和系统的套路编排,在花钹大鼓艺术价值的发掘和传承中,有两个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是当时昌平文化馆馆长徐军,是他发现了花钹大鼓的艺术价值;还有一位是北京市群众艺术馆的张启润,她对“花钹大鼓”进行了新的发掘和系统的整理,将分散的套路有机连接起来,让人耳目一新,更具艺术魅力。

多方支持  走进校园

2010年起,在各方支持下,花钹大鼓走进校园。郝维栋、高如常和郝旭红、高振鹏等人开始在小汤山中心小学、小汤山中学里教授花钹大鼓。不过孩子们学业重,更新换代快,而后牛坊村也一直没有自己的少年花钹队,只有一支由30多名队员组成的表演队。郝维栋告诉记者,他正打算建立一支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少年队。

采访当天,正赶上学生们为参加昌平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做演练。在小汤山中心小学操场,64名小学生和64名中学生,加上12名鼓手一起表演。郝维栋在现场指导着学生,高振鹏则站在12名鼓手的中间,带领学生们打鼓。

鼓声响起,孩子们再一次击钹起舞,对钹、勺钹、踢腿、扔腿、接腿,他们踩着鼓点儿变换阵形,在阳光下尽情地跳跃。郝维栋老人的脸上全是舒展的笑容,高振鹏的鼓也越打越激昂、欢快……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