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第八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些地方一定要带孩子去一次,记住那些历史真相。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这座庄严巍峨的纪念碑由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总高度37.94米,碑身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碑的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身下的大须弥座四周,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游击战等十块浮雕,再现着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
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

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集陵园、公园于一体,整体设计以“林荫草地”为基调,“红色精神”为主题,旨在告慰逝去的英雄,鼓励新生的力量,让奉献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烈士纪念园共分三大区域,分别是绩满丰碑区、星火相承区和光辉永铸区。北侧居中位置设有小型广场和主题雕塑一组,用于安葬烈士时举办仪式和家属祭扫。广场中央为红旗雕塑,广场左右为大型群体景观雕塑,着重展现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象征过去到未来“保家卫国”的使命传承,寄托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顺义区东北部的龙湾屯镇焦庄户村,是为了纪念英勇的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而修建,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地道为主要参观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焦庄户村在战争时期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1943年在党的领导下,老村长马福开始带领村民挖建地道,历时三年挖建了一条以焦庄户村为中心,向四周各村散发的地道网。地道全长 23 华里,是一条能走、能藏、能打、能防的“四能”型地道,焦庄户民兵利用地道的各种优势,配合地方武装对敌斗争150余次,给敌人以重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由于战功卓著,1947年11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村“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记载着中华民族抗日战斗的历史,记载着焦庄户人民抗击日寇的革命历史。
赵登禹将军纪念浮雕

赵登禹将军自日军入侵以来至卢沟桥事变牺牲,曾率部多次成功抗击日寇侵略,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楷模。

纪念赵登禹将军英雄事迹的主题浮雕位于赵登禹路,以北京第35中学的围墙为依托。左侧简要讲述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以及发生“七七”事变的前因;中间以浮雕还原了赵登禹将军当年照片,并讲述赵将军生平以及英勇抵抗日寇最终壮烈牺牲的经过;右图以将军“为国家扶正气”、“孝思维则”题字为图,展现他的家国情怀、高尚品格和牺牲后的社会反响。

更多红色旅游打卡地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