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老子说》:国学还可以这么读

  • 2020-03-11 08:56:44
  • 北京旅游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前只知道老子《道德经》前两句,直到最近读完蔡志忠先生的《老子说》,小编才把《道德经》通读了一遍。

根据史学家司马迁记载,《道德经》是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藏书室的管理人员。老子修道德,他的学说以自隐无名为主,久住周国,看到周国衰微下去,于是离去。向西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东来,知道是圣人过关,于是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道德经》两卷五千余字,渺然出关,不知终老于何处。《道德经》字数虽少,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历来众说纷纭。

蔡志忠的《老子说》是漫画版,一句原文一篇漫画进行解读,漫画中穿插着三至四个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卡通人物形象简单但很有特点,老子的大耳朵、白须发等特点通过简单的笔触就勾勒了出来,让人会心一笑,全书的漫画线条流畅飘逸,像是画家心中早已有了整个故事,只是用画笔表述出来。

刚拿到时心里就做了个判断:儿童读物。直到自己看得起了兴,才猛然觉得成年人看也正合适。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卡通形象、简单的案例,这些非常有助于儿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同样成年人也能从简单朴素的语言中读懂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哲理,成年人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也许更能读懂简单的语言背后蕴藏的大道理,也许在蔡志忠先生眼里成年人不过是长大的孩子罢了,对于先贤智慧的汲取没有成年人与儿童之分。

蔡志忠是我国台湾省著名漫画家,吉林动画学院漫画学院名誉院长,从15岁开始画连环漫画,33岁拍摄了《七彩卡通老夫子》、《乌龙院》等卡通电影,其中《老夫子》获得金马奖最佳卡通电影长片奖,之后出版《庄子说》、《老子说》等经典漫画,译本至今已达20多种语言,1999年蔡志忠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迄今为止他的漫画作品在全球近50个国家销售超过四千万套,并且诸子百家漫画系列260则故事编入中小学教材。

《老子说》中的“无欲”篇,通过人们过分追求色彩导致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导致听觉不灵,过分追求味道导致味觉丧失、食不知味等几个例子,说明了要节制欲望,过质朴宁静的生活,人生更易舒适、满足。这一点蔡志忠先生本人可谓是在践行,他曾透露每天生活花费不到20元,穿的是破裤子、破鞋子,他觉得自己要得到最大的精神自由就要过最节俭的物质生活。如今人们睁开眼去上班,下班后回家忙家务,工作压力很大,生活也是一团槽,有多久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了,恐怕已经不记得了吧,工作养家糊口无可非议,但内心的欲望不断增长,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车子要换更好的,吃穿用度处处讲究,外表光鲜亮丽,内心世界一团槽,我们好像对物质的追求没有尽头,真的那么缺物质吗?扪心自问,恐怕不是,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攀比,内心深处的欲望在起作用。倘若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追求,是否压力会小一点,生活得更舒适一些呢?《老子说》等漫画书与其说是给孩子的礼物,不如说是给中年人的一份走出半生,归来内心仍是少年的处世之道指南。

蔡志忠的作品远销世界各地,他的作品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将自身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用现代人易接受的方式阐释出来,不论是漫画还是动漫,都坚持着“内容永远是王道”的准则,让人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轻松阅读,吸收先哲的智慧。国学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国学的传播任重道远,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会更有利于文化接受,接地气更容易取得人们的认可。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