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畅谈“浅阅读时代的深阅读”

  • 2021-04-25 08:34:50
  •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春来读书正当时。前天,十月文学院举办2021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暨2021北京十月文学月先导活动,翻译家、学者刘文飞,诗人西川,小说家石一枫等就“浅阅读时代的文学深阅读”主题进行对谈。

关于文学阅读,刘文飞认为,不同国家和群体对阅读与文学的社会属性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比如别林斯基评价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而美国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学者则对“生活的百科全书”这类评价不以为然,认为一部小说写得像百科全书就必然是枯燥的。

对于深阅读、浅阅读的议题,西川引用了古人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一是“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二是“三十以后不读书”。他认为,这些说法代表人们对读与不读、深阅读或浅阅读的态度未必是非此即彼。他更强调“充分理解阅读当中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紧接着西川的分享,石一枫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认为能够为深浅阅读而烦恼已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这其实是“富贵的烦恼”。石一枫表示,当下的阅读环境也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以结果为导向,但文学阅读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红楼梦》没写完,但前80回读起来爽不爽?爽!这对读者来说就足够满足了。”文学阅读能够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我们的生活,这是它的好处。

石一枫建议不必刻意去追求那种阅读的仪式感,大量的阅读注定是浅阅读,但浅阅读中也可能有美妙的黄金体验。“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在什么空间,不知道在什么心理状态,你突然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这种深度的体验就可视为深阅读。

十月文学院执行院长、学术主持吕约表示,当读者通过阅读伟大作品来突破自我的限制,进入一个广阔的时间和心灵世界,与世界上最杰出的思想和精神呼应,这是文学深阅读的意义所在。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