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祺瑶)备受关注的首博东馆正式定名为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首都博物馆昨天发布消息,宣布东馆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并透露该馆预计2023年底具备开放条件。
首博介绍,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9.97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展厅共计16个,整个展览陈列区建筑面积27426平方米,公共服务区建筑面积24175平方米。在内部设计上,整座博物馆分为以展览陈列区域为主的主楼和以社教空间、灵活开放空间为主的观众共享大厅两组相对独立的建筑,实现观展和体验的动静分区。此外,两组建筑之间还将设置一条水街,观众穿行时,可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水街在夜间也可以开放,将整个区域打造成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预计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实现竣工验收,2023年底具备开放条件。
记者注意到,目前命名为大运河的博物馆主要包括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洛阳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备受期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去年11月,来自大运河沿线的33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起“大运河博物馆联盟”,联盟的秘书处设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将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家族增添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