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鲁迅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为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残疾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中小学生教学活动实验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馆内的鲁迅旧居,是北京保存最完好、唯一对外开放的鲁迅旧居。1923年10月,鲁迅从朋友处借贷买下了这座宅院,亲自设计并于1924年5月建成,鲁迅一家随后迁入新居,此处也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鲁迅前往上海后,其母亲及夫人朱安仍居于此。

鲁迅在这里共写作、翻译了200多篇文章,后来分别收入他的《野草》、《朝花夕拾》、《彷徨》、《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文集中。
并编印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出了象牙之塔》等,同时还主编和指导编辑了《语丝》、《莽原》、《国民新报副刊》(乙刊)等刊物,为培养大批文学新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次年3月,许广平先生将故居和鲁迅生前的藏书、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1954年初,文化部决定在故居旁建立鲁迅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日开放。馆藏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9件,基本陈列包括鲁迅旧居原状陈列和“鲁迅生平陈列”。
北京鲁迅博物馆开放时间:9:00—16:00(15: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地址:西城区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交通: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