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崖壁蜂场”首次割蜜

  • 2018-05-22 09:45:14
  • 北京日报

刀削一般的峭壁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小蜂箱。百米高的山顶,几根绳子贴着山壁垂下,一位从头到脚包裹得十分严实的“割蜜人”正在缓缓下降。这几天,密云冯家峪镇西口外村“崖壁蜂场”首次收获,割蜜人都是身怀绝技的攀岩高手。

这地方的蜂箱为啥挂在悬崖上?“崖壁蜂场”负责人郭小力道破缘由:保护濒临灭绝的中华蜜蜂!这是一种体型瘦小的土蜂,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已经7000万年,但近百年来却被引入的西洋蜜蜂挤兑得快灭绝了。

密云的大山植被丰富,蜜源植物多,养蜂的村民不在少数。不过,养的大多是个头大、产蜜量高、繁殖迅速的意大利蜂。“土蜂弱小,三五只意蜂就能打败一整个土蜂群。”郭小力说,“另外,土蜂酿的蜜很香,山间的蛇虫鼠蚁都会来抢。”把蜂箱架到峭壁上,一般的大型动物碰不着,人类的活动也影响不到它们,可以给土蜂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繁衍生息。

这些濒危的小蜜蜂得来甚是不易,郭小力遍寻全国仅找回400余群。去年5月,600个中华蜂箱挂上了冯家峪三面峭壁。

酿蜜一年,收获的时间到了,蜂场专门从四川请来攀岩高手采蜜。记者在山顶往下望一眼都头晕目眩,采蜜人老赵却毫无惧色,套上纱帽、戴上手套,扣好安全绳,走到悬崖边,背对高空,腾空一跳,脚踩峭壁横躺着退步下降。每当遇到蜂箱时就停下来,一手扶住山壁固定身子,一手轻巧地掀开蜂箱,两三下就取出了一小块蜂巢,金黄色的蜂蜜在阳光下闪着光,引来一大群蜜蜂围绕着老赵乱窜。它们个头特别小,大概只有拇指盖那么大,而且十分机警,察觉有人靠近立马飞离。

目前,冯家峪将全镇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定成中华蜜蜂保护区,保护区的中华蜂种群数量恢复到6000群以上。

因为产量少,割蜜难度超乎想象,这种崖蜜更是十分金贵,每斤售价在1500元左右。

由于个头小,山间的柴胡、黄芩、枸杞、板蓝根等上百种中草药植物,它们都能采到,酿出来的蜜也与众不同,价格虽昂贵,销量倒是不愁。土生土长的小蜜蜂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2017年全镇共有331户养中华蜂,收入超过900万元。今年镇里的养殖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计划发展中华蜂养殖5500群,预计收入可超千万元。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