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远足的时节,带着一家人出去游玩,吹着凉风,十分舒服。在野外游玩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紧急情况,摔伤是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在这里介绍一些骨科院前急救的小知识,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 赵喆
骨科的院前急救主要包括了四大技术,分别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然而除此之外,在院前更重要的前提是:对于伤情的判断以及基本生命支持。
最重要的判断包括意识状况、生命体征、是否有不稳定的脊柱损伤、是否有活动性的出血,其中前二者的判断可以通过呼喊患者,询问伤情,以及触摸大血管搏动,观察呼吸运动等方法进行。在明确了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后,需要确定是否有脊柱损伤,通常在此之前,我们不要贸然搬动患者,否则有可能造成额外的损伤。可以对答的患者我们要询问疼痛的部位,如果在颈部以及脊柱其它部位,要特别留心,然后让伤者轻轻的活动上下肢,初步判断是否有脊柱和脊髓的损伤。如果不能排除脊柱脊髓损伤的话,要使用后面所述的搬运技巧,或者在医务人员到场前,不要搬动病人。
止血
能做也最应该做的头一件事
出血是外伤后最常见到的情况,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开始出现血压降低,此时会有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有可能威胁生命,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一般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当然还有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内出血”。后者识别困难,比如外伤后腹痛,腹部变硬等症状,合并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等,应当加以怀疑,此时要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
而对于前三者,有时候仔细的区分是有困难的,特别是静脉出血汹涌时,容易被误认为是动脉出血。止血的方法教科书上通常有加压包扎、指压动脉、止血带等方法。其实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是加压包扎的方法,大部分的肢体出血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至于后两者,指压动脉法,需要准确地找到伤口近心端动脉的位置,而且施救者容易疲劳,所以并不十分推荐。而止血带法,一方面存在肢体缺血的可能,另一方面打一条好的止血带并不容易,作者曾经接诊患者,上肢玻璃划伤,只是静脉损伤,然而由于一条不适合的止血带,阻断了回流的静脉而未能阻断动脉,导致出血更加汹涌,解除止血带后反而出血减少。
●加压包扎法 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操作方法分为三步:
1.让伤者处于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抬高受伤部位。
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出血较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较多的辅料覆盖,急救者用手直接在辅料上施压5—10分钟。
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或者在较多的辅料覆盖伤口后,直接使用绷带卷或者类似的材料,均匀地缠紧,加压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更换,而是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包扎
技术也是艺术
包扎的主要目的在于压迫止血,保护伤口不受污染。常用材料是绷带卷和三角巾,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布块或衣物代替。无论使用什么材料进行包扎,必须注意松紧度。为了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在加压包扎之后,每隔10分钟就应检查循环情况。血液循环不好时,远心端皮肤会发白或发紫,并伴有局部刺痛或麻痹。
自制绷带时可将布料撕成长条,包扎上肢时,绷带宽度以5厘米为宜,包扎下肢最好为7.5厘米。包扎伤口的常用方法是螺旋形包扎法,加压止血后,从放置敷料下方,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缠绕,每一圈应重叠前一圈2/3,直至敷料被完全遮盖,注意加压需要均匀。此法适用于前臂、上臂、小腿等地方的伤口止血包扎。在关节附近,为了避免绷带堆积在一起,应该做8字包扎,关节90度屈曲后,在一侧绕圈固定敷料之后,斜行跨越关节到另一端,绕一圈后跨越回到关节一侧,往复几次后在关节另一侧绕圈固定。
另外还可以采用三角巾进行肢体的悬吊和头部伤口的包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看到不少视频和配图,另外参加红十字会的初级急救员培训里面也有相应的包扎课程。
固定
避免二次伤害的保护措施
骨折之后,尖利的骨折端容易伤及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如果已经刺破了皮肤,那么叫作开放性骨折,如果没有刺破和出血,那么叫作闭合性骨折。
为了避免尖利的骨折端造成额外损伤,应该对骨折进行固定。开放骨折,不要现场冲洗伤口或者强行塞回骨折端,用大量敷料覆盖后适当包扎固定。闭合骨折经常可以看到骨折部位畸形或者出现不是关节的部位的反常活动,此时可以用双手稳定住受伤部位,适当牵拉,大致恢复对位之后进行固定,上肢可以固定在躯干,或者用临时的夹板——木条、硬纸板等固定;下肢也可以用临时的夹板或者和健侧的肢体固定。
其它部位的固定,比如颅骨、骨盆、脊柱,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救治,不要贸然搬动,尽量保证现场安全的情况下维持头颅、骨盆、脊柱的稳定,等待救援。
搬运
影视片中的公主抱未必可取
搬运是骨科院前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在于带伤员脱离危险地带,减少痛苦和二次伤害,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情况不明时,切忌轻举妄动。
●搬运伤员有五大注意事项
1.先急救,后搬动。
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
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
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 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不能颠簸。
所以影视作品中男主角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对受伤的女主角来个公主抱进行搬运,并非可取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