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延庆长城,当地文委副主任刘满利如数家珍——九眼楼、内外长城、土边……这些生僻的名词,却是长城的真实存在。
北京地区最长:延庆长城现存墙体179.1公里,一地便占到北京市长城总长的三分之一强。或许是因为延庆长城多建在崇山峻岭之上、深山老林之内,因此除了自然风化外,历史上人为破坏并不多,不经意间留下了北京地区最长的一段儿。
形制体系最丰富:过了八达岭就直抵居庸关,过了居庸关就一马平川了。由于前有土木堡之变,后有庚戌之变,“天子守国门”的明朝皇帝们实在害怕当时还叫妫川的延庆附近再有闪失,于是为了跟居庸关形成“双保险”,延庆长城修得也迥异于北京其他区域。左一道边墙右一道边墙,实心敌台空心敌台,既有八达岭段、大庄科段这种高大气派的砖石长城,也有隐没于山峦田间的夯土长城和石砌长城。因地取材,不拘一格,内外呼应,布防严密,现存至今的形制体系之丰富实为北京地区之最。
区域文化最独特:有道是“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作为明朝扼控京师西北的咽喉,延庆长城不但发挥军事防御的本职功能,在和平时期也是关内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当地军户和各地移民经过数百年融合演化,形成了北京地区最独特的长城区域文化。至今,村名带“营”、“屯”、“堡”的村落仍有100多处。
景色最壮观:延庆地处明代蓟、昌、宣三镇交会处,三股长城在此交会,在北京地区最为壮观,至今从空中还能看到这个交会点。
明嘉靖年间,当时的延庆还是地处“国门”之外的“前线”。为了加强京城防务和保护帝陵需要,嘉靖皇帝在地处蓟镇、昌镇、宣镇三镇接合部的延庆修筑多道长城,其中以八达岭长城最为高大坚固,质量最好,今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正因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延庆长城也就有了自成一派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领略延庆长城的风采,正是本次系列报道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