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生长在距北京1000多公里外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京双河农场的5000吨优质新米即将正式上市。过不了多久,这些新米就将走进北京市民的米袋子,走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尽管距离遥远,但这片农场隶属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作为北京最大的一个农场,双河农场的土地面积达到380平方公里,约57万亩,这个面积与北京市房山区的面积相当。从双河农场南大门进入,一条长达38公里的公路贯穿南北。“随便在农场里走上几个点儿,就得有100多公里车程。”据北京市双河农场领导曾浩介绍,双河农场的耕地面积占到北京总耕地面积的12.5%,作为首都“飞”得最远的一块宝地,这里拥有40多万亩优质黑土地。
今年,双河农场种植了24万亩水稻,主要包括龙粳、田裕、三江、绥粳等8个品种。今年虽然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但是双河农场依然迎来粮食丰收,可为消费者提供5000吨优质新米。尤其是双河农场今年推出的“稻花香”新品,不仅升级了北京市民的米袋子,而且吸引了来自广东、天津、内蒙古等其他省市区的经销商。
目前,双河农场已经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大板块,其中年产优质粮食25万吨,可供北京常住人口一个月的口粮,肩负着北京市重要的商品粮应急供应保障基地、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的重任。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双河农场打造了一整套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包括年产25万吨优质粮食的种植基地,10万吨仓储能力的京双粮库;年处理稻谷30万吨的加工生产能力,也是黑龙江西部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加上首农食品集团的分销体系,确保了双河的优质大米能快速送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据了解,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双河米业在加工环节立足优质粮源,保证加工当年新米,坚决不做陈化粮,其主打的御稻、贡米、香米、香珍珠系列产品均已进入首都市场。双河米业旗下的双河、京双、京双御粮、音河、音河源五个品牌在北京市场上都颇受消费者欢迎。
本次双河新米上市也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垦系统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据介绍,双河农场是北京人的“米袋子”,近几年还逐渐开发了农业养殖业,特种雁、“牧养型”北京黑六猪以及林地鸡、灌区鹅、肉牛、肉羊的养殖基地先后落成,成为北京人的新的肉食供应基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双河农场之外,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古船米业目前也已在吉林省榆树市、吉林市、梅河口市,黑龙江五常市、建三江地区,辽宁省盘锦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等地建设了原料供应保障基地。
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