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诺,您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圣母颂》等曲目您一定听过,而他的《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歌剧更是堪称经典。为纪念古诺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特邀请法语歌剧著名指挥帕特里克·富尼耶与世界著名歌剧导演斯特法诺·波达联手打造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将于7月18日至22日上演,带您初探古诺歌剧,同时感受古老的歌剧艺术在中国绽放出的新生魅力。
剧作者古诺其人
说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部分人都有所耳闻,这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名作。而五幕歌剧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杰出代表古诺的作品。
古诺出生在艺术世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师,也是他的启蒙老师。他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才华,十八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三年后得罗马大奖,去罗马专心研习宗教音乐。信仰虔诚的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比如众所周知的《圣母颂》,就是古诺的代表作之一。
古诺一生共创作12出歌剧,最著名的是《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于1867年改编完成,同年4月27日在巴黎抒情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这部剧也成为古诺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不仅还原了莎翁名著的戏剧精髓,为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进行了精彩的音乐描绘,还将大量的感情赋予在旋律之中,感人肺腑,使每一位听过的观众都能沉入其中。这种歌剧的诞生改变了法国“大歌剧”的创作弊端,将经典文学题材与歌剧创作完美结合。这为法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开创了“抒情歌剧”的崭新形式。
用旋律讲述故事
此次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国家大剧院创作的第一部古诺歌剧,在这部歌剧中,古诺充分发挥了歌剧创作方面的才能,在表现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用浪漫抒情的创作手法,将歌剧中的细腻情感刻画得动人心弦,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戏剧性凸显了剧中的爱恨交织。
在原作中,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有着深刻的世仇,但蒙太古家族的儿子罗密欧却在一次宴会上爱上了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朱丽叶也爱上了罗密欧。结果,朱丽叶的堂兄要和罗密欧决斗,并借机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友,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了他,被判流放,朱丽叶却要嫁给别人。为了逃婚的朱丽叶服了假死药,罗密欧却信以为真朱丽叶已经死去而服毒自尽,醒来的朱丽叶殉情,二人双双身亡,两家人发现儿女死去之后都清醒过来,悔不当初,却为时已晚,于是消除积怨,为二人铸造金像留作纪念。
与原作中两大家族和解的结局不同,古诺与脚本作家用歌剧的独有风格,将恋人间的生离死别诠释得极为感人,全面塑造了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真实表现了角色的性格魅力。
剧中的多个角色还有精美的咏叹调,通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多个爱情二重唱段落表现得优美动听,以贯穿始终的温柔动人的旋律塑造他钟爱的这对“爱侣”。朱丽叶的女高音咏叹调《我要活在美梦中》、罗密欧的《爱情!强烈的爱情》以及男女主人公缠绵与不安相交织的重唱《来吧,我已经原谅了你》等曲目充满丰沛的情感,堪称经典。
明星荟萃展魅力
此次担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和编舞,是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最活跃的导演之一斯特法塔·波达。
在舞台上,他以独有的个人风格,为经典名著赋予全新生命力;在舞美设计上,他将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相结合,用现代人的视角,打造舞会、花园、教堂等歌剧经典场景;在服装设计方面,他还大胆运用时尚概念,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将服装设计得十分新潮,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在演员方面,本次演出也是明星荟萃,众星云集。其中女主角将由女高音歌唱家梅丽莎·波蒂和米哈埃拉·马尔库饰演,男主角则由男高音歌唱家弗朗西斯科·德穆洛和郁永钊饰演。这几位歌唱家都唱过多部歌剧,技巧十足,经验丰富。此外,剧中卡普莱特伯爵将由卢卡·格拉斯和梅杰饰演;劳伦斯修士将由布拉克·比尔吉利和张文巍饰演;麦库修将由亚历桑德罗·隆戈和张扬饰演;斯苔法诺将由茹吉塔·阿达莫尼特和张媛饰演。
发布会上,斯特法诺·波达曾就歌剧的整体创作进行了阐述:“我一直十分尊重观众,追求剧目给观众带来的不同思考,让其成为剧中的一分子,并拥有独属于自己心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歌剧是适合所有人的,它汇聚了所有艺术形式,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观众通过这个遥远的世界,可以唤起心中的些许疑问,能够想到自己的家庭、未来和过去,甚至可以通过冥想来治愈心灵的创伤。”
正如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所说,对于观众而言,此次既是初探古诺歌剧的绝佳机会,也可以同时感受到古老的歌剧艺术在中国绽放出的新生魅力。这部话剧的精良制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世界经典歌剧制作的版图,让广大观众欣赏到多元化的歌剧艺术风格,同时,也再次彰显出国家大剧院的自信与实力。(黄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