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欣赏燕京八绝之景泰蓝

  • 2020-04-19 18:26:37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老北京工艺美术当然要数“燕京八绝”,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燕京八绝里面景泰蓝的著名作品~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俗称“景泰蓝”,其制作工艺以金属(主要是红铜,少量为金)做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焊着于成形的金属胎表面形成花纹,然后填施各色珐琅料,再经焙烧、镀金及磨光等工序,成品厚重华美,珐琅五彩斑斓,与通体繁密的金线和金饰交相辉映,呈现出富贵豪华之气派。

掐丝珐琅工艺原为“舶来”之物,应是元明之际中国工匠借鉴阿拉伯半岛的“大食窑”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两代,珐琅工艺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明代御用监和清代造办处均设有专为皇家制做珐琅的作坊。于是,珐琅工艺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虽不长,却很快地成熟起来,并形成自身的民族特色,一跃而成为宫廷工艺品之大类。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

元,高71cm,口径36.3cm,底径23.1cm

此尊以元代珐琅罐为腹,后配颈、耳、环、足等部位,拼接改制成器。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和紫色格外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后配部分釉色、质地及纹饰风格皆远逊于腹部。底有凸起的镀金双龙纹环抱“大明景泰年制”款。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藏草瓶

明中期,高20cm,口径7.5cm,足径8.2cm

此瓶口、颈、身各部分的珐琅釉色不尽相同,为后拼改之器。瓶腹狮戏球纹掐丝熟练,珐琅色彩浓郁,但缺少明早期晶莹透亮的特点。底刻景泰年款。藏草瓶是藏传佛教所用的供器,这类器物反映了明皇室崇奉喇嘛教并与西藏地方保持着密切关系。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熏

清康熙,直径16.2cm

此香熏系仿明早期的珐琅作品制造,又称“悬心炉”,内设套合的大、中、小3个活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使悬于三环中心的盛器总能保持平衡状态。此炉珐琅釉色淡雅,掐丝纤细,纹饰流畅,显然有别于明代珐琅的风格,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制品。

掐丝珐琅福寿康宁字圆盒

明晚期,通高10cm,口径16cm,足径11.4cm

此盒纹饰有松、竹、梅、勾莲、灵芝及杂宝纹等等。以吉祥文字为珐琅器的装饰内容最初出现于明嘉靖年间,同时期的瓷器、漆器中亦开始流行此种装饰题材。

掐丝珐琅菊石花卉纹梅瓶

“老天利”款,高32cm,口径5.7cm,足径8.9cm

此瓶釉色丰富而鲜艳,釉料填充饱满,但掐丝较粗,反映了晚清时期掐丝珐琅工艺的特点。“老天利”为晚清北京私营烧造和销售掐丝珐琅器的商号。

  • 编辑:王越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