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人口近48万,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普洱、临沧境内广袤的澜沧江流域地区。自称是“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民间笃信“自然力万能”的原始宗教。19世纪基督教传入边境地区,拉祜人“洋为已用”,民间吉他弹唱的艺术表现十分普及,延续至今。

拉祜族寨与基诺族寨紧紧毗连,寨内建有拉祜茅草房、大公房、牛棚以及葫芦广场、图腾柱阵等。位于寨中的葫芦广场,形似一硕大的葫芦平面,石雕葫芦群及祖石板,十分突出。在拉祜族寨,秋千飞荡,葫芦笙悠扬婉转,吉他弹唱不断,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充分展示了拉祜人的民生风采。
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葫芦节等,其中春节最隆重。春节,拉祜语称为“扩尼哈尼”。葫芦节,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是拉祜族的一个新型节日,时间为4月8—10日。
拉祜族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往往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芦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欢度节日时跳的一种大型集体舞,据统计有136个民间组合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