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庆 (1886-1942)字端符,安新县端村人,王余庆堂弟,王桐庆胞弟。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二期步兵科,三十二年毕业被分派到奉天(今沈阳),先任奉天第一混成协排长,次年该协编入北洋陆军第二十镇,历任队官、教练官。进入民国后,任中央陆军第二十师第四十旅八十团(团长徐廷荣)第三营少校营长,民国2年(1913年)参加征蒙作战。7月7日,徐廷荣率右支队进攻黑沙土庙。叛军依托工事负隅顽抗。徐廷荣命大炮轰击掩护,王麟庆率部猛冲。经激烈战斗,毙敌400余名,缴获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给叛军以沉重打击,后任八十团上校团长、绥远陆军混成团上校团长、绥远“剿匪”一支队支队长。民国8年12月11日,授陆军少将衔。民国11年参加孙中山第二次北伐,王麟庆奉命率绥远援赣混成第一团赴江西参战。是年12月26日,授陆军中将。民国12年8月,绥远援赣混成第一团扩编为中央陆军第二十三混成旅,任旅长。曾获四等文虎章、四等嘉禾章。后率军进驻外蒙音山达乔伦地区。民国24年辞职在北京养病。民国31年病故。
尹景芬 (1915-1945)安新县关城村人,革命烈士。民国21年(1932年)毕业于关城村初级小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孟庆山在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参加孟庆山开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民国27年4月带领本村张吾魁等8名青年参加河北游击军3纵队独立团。同年9月与赵雨农组织四分区容城32大队,任大队长,带领县大队消灭了刁多三土匪武装。
民国31年4月,任容(城)定(兴)新(城)雄(县)涿(县)第一联合县中共县委书记时,在抗日环境极端残酷情况下,他仅带一个战斗班,走村串户,同日伪军周旋。每到一处都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讲解国际国内形势和抗日救国道理,增强群众抗战必胜信心,并重新建立了小里、黑龙口、师庄等十几个党支部。同年6月调任一联县敌工部长兼县大队政委。他根据当时抗日形势总结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打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敌工政策,还亲自考察和培养敌工骨干,在各区、村配备敌工专职干部,建立敌工工作网。对敌伪内部采用“打进去(打入敌伪组织),拉出来(与敌伪人员建立关系)”的策略。在新城城内建立了反战同盟组织,恢复敌人内部6个共产党员的组织关系,同他们单线联系。同时建立34编乡、36编乡情报站,对敌人兵力部署、调动“扫荡”“清剿”等活动能及时得到情报。由于情报准确,“容白伏击战”全歼伪军80多人,缴机枪两挺、步枪60余支。巧端沙河岗楼,俘敌60多人。活捉容城伪县长王朝新,巧夺天富寺据点等。
民国33年7月在他指挥下,破获了卢化南、董古朋为首的敌情报组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同年10月,被任命为新涿县县委书记兼71大队政委。年底,他到交渠一带组织反敌特斗争,由于叛徒告密,在民国34年1月5日拂晓被伪军王风岗部包围。尹景芬带领战士突出重围,转移到村东坟地与敌人周旋,遭敌机枪扫射。他多处受伤仍顽强抵抗,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
张怀信 (1867-1946)字季符,晚号二知老人。安新县马村人。家境富庶,天资聪颖。10岁进私塾,成绩优良,15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894年)恩科同进士出身第77名,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以知县即用。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浙江余杭知县、海宁知州和山东定陶知县。在浙期间,为官清廉体察民情,逢荒灾之年,倾储赈灾民,并鼓励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当地百姓说:张县令在职,我们就饿不死。光绪二十九年调任定陶,时逢大旱,颗粒不收。贼寇趁机作乱,民不聊生。张奉旨协兵平寇安民,捕获贼首宋升等。经盘问访查,贼匪大多出身寒苦,落草为寇实为无奈。张令释放一些悔改案犯。宋升获释感恩涕零,发誓以农为本,永不起事。辛亥革命爆发后,张携家眷回故里,临池尽墨,散澹度日。书法造诣较高,有作品传世。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拥护中共抗日主张,曾隐匿时任安新抗日联合政府县长魏明于家中,并在魏感召下向抗日政府捐献一批资金和护院枪支,还支持曾孙张鹏飞出任马村抗日村长。民国28年4月14日,日伪军在马村烧杀掠抢,烧毁张家住宅十余间,张无奈迁居北平。入平后张深居简出,日伪人员得知其身世,曾诱惑他出山,他坚辞不允。
贾老巴 (1932-1949)安新县关城村人,革命烈士。父母是贫苦农民,生有他兄弟5人。民国32年(1943年)他9岁时,日伪军到关城村“扫荡”杀害了他的母亲。敌人的残暴和母亲的惨死在他幼小心中埋下仇恨种子。他十几岁就参加了村里儿童团,还担任了儿童团团长,为村里站岗放哨,希望和他的四哥一样也参加八路军杀敌,为母亲报仇。民国35年7月,解放军冀中独立七旅20团经过白洋淀,年仅14岁的他背着家人毅然参加解放军。参军后他苦练战斗本领,是年9月,参加攻打徐水火车站战斗。守军在碉堡负隅顽抗,火力密集,攻打受阻。老巴请命参加突击组,与战友从侧翼向敌碉堡包抄过去,乘敌不备架梯占领制高点,向守军猛烈射击。敌人死的死伤的伤,一阵大乱,他带头迅速跳入敌营俘虏了残军,火车站被攻破。民国36年1月31日,他所在第5连奉命攻打万庄车站,他一人连续炸毁两个碉堡,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同年6月,他参加攻打胜芳李家堡战斗,不幸腿部负伤,他忍着伤痛坚持战斗,与十几位战友消灭敌军一个排,解救妇女30多名。
他参军11个月立3次战功,战友们称他孤胆小英雄,在冀中军区群英会上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民国37年在解放定兴和张家口战斗中两次负伤,战斗结束后任连副指导员。民国38年4月19日参加解放太原战役,带领战士炸碉堡身负重伤,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安新县人民政府在关城村为其立碑,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