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来河间看古代府衙

  • 2019-11-23 11:16:07
  • 文化沧州

在现代有政府部门,在古代的府衙就是中国古代官员办公之地方。在河北省河间市现在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历史上河间是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四大名府之一,相当有名,而且比它名气大的还有河间驴肉火烧,河间距今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都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重要之地,河间府有“京南第一府”的称号。

从北宋在这儿置府以来,河间府和县并存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在城内既设府衙,又设县衙。直到辛亥革命的时候才废府存县。一九三六年,国民党政府又在此建立专员公署,专署县衙均设在原府衙内。以前的府衙座北朝南,衙门前设有高大照壁,照壁的两边建有辕门,辕门外有直通河间东西大街的通道,临街还有高大木牌坊,坊上雕刻有“燕赵雄风”四个大字。

大门两侧有石狮子一对,大门附近有还有一口水井,门口两边墙壁上写有 “天下为公”,右边写“选贤与能”。大门内有门房一间,迎面有方杆旗斗两个,东西两侧有房舍,为隶卒居住,往里为仪门,东西分列吏舍,是掾吏办公的地方。门东边有申明亭,门西有旌善亭。仪门内为广庭甬道,两旁古柏参天,交相辉映,。西边挂着一口大铜钟,上边的铭文是,内含白金千两,声闻四十里,这个铜钟后来被侵华日军抢走。

沿着甬道往北走,原来有石台阶五级,上边建有殿堂,名叫大堂,原为当官的审理案件的地方,凡大堂审理的一般民事案件,允许民众作旁听,用来显露“清官大老爷”是明断事理的主。大堂的正中间悬有匾额,上边写:“宝釐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传说是明朝的严嵩所写。

大堂两侧还有厢房,为当官的休息更衣之用。大堂的前边立有戒石亭,碑石上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与厅内官坐相对。大堂后面为穿堂,过了穿堂是二堂,一些机密案件就在这个地方审理,不准老百姓旁听。二堂的后边便是内宅,为知府的家属居住的地方。内宅东西两边各建有厢房是知府处理公文和接待宾客的地方。西跨院为神祠和同知署。东跨院为土地祠与经历署,设施齐全。

府衙的南边,是府门口大街,以前是一条繁华整洁的街道,街两旁饭店商铺林立,街的南口建有木牌坊一座,始建于清雍正八年是一座纯木制结构的建筑,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颇为壮观。当中是主门,两侧是耳门,可以南来北往,十分顺便,东西耳门上方各写有“城真”、“正平”四字。正大门上写“燕赵雄风”四个大字,下面写着是专员黄维诚题,建国以后,由河间师范教师白金华改写为“繁荣经济”四个大字,给这座古建筑赋予了现代化的意义。

  • 编辑:王祖心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