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15公里河道随处见美景

  • 2020-08-20 08:07:57
  •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叶晓彦 通讯员 高韦懿)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通州堰”分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已完工,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提升,沿河景观初见成效,新添120个点位方便市民垂钓。预计全部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夏日夜晚,位于通州城区温榆河畔的邓家窑桥华彩初上,水面上一派波光旖旎。桥畔是修缮一新的滨水休闲广场,消夏的居民三三两两在此散步。这里只是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角,在全长14.78公里的河道沿岸,美景随处可见。

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堰”分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2月起开工建设。治理起点为河道上游通顺交界处,终点为新北关闸枢纽,工程主要包括疏浚治理主河槽、两岸堤防加高防护和景观绿化、管涵设施改造等。

“这条河段承接通州和朝阳部分区域的雨洪水,河底多年未清,淤泥对行洪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副总工程师郭靖波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河底127万方淤泥已被全部清除,大大提升了河道的过水能力,今年汛期已经初见成效。河道清理出的淤泥也得到了资源化再利用,部分淤泥优先用于堤防加固工程,其他的淤泥则用于地形营造。

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头戏是沿线的生态景观建设。“我们曾经做过初步统计,沿线共有5万多居民长期居住,滨水景观是离他们家门口最近的休闲场所。”郭靖波告诉记者,工程结合地形、水体、历史文化等资源特色,对岸线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造。

在温榆河的沿线有一些浅滩,设计方就利用现状地形,设计出川上云烟、清波洗秋、温榆流芳等多个景观节点,并改造边坡,增设滨河步道、台阶和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四处共计120个正规垂钓区域,让温榆河成为一个与市民共享的开放式河道。

截至目前,治理后的温榆河城市副中心段已大大提升了防洪标准,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同时,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也为周边市民提供“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亮丽风景线。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