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华山,也称小华山,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北52公里的活水乡后柏坡村南。北与闻名遐迩的摩天岭接壤,南与七步沟罗汉洞毗邻。
东太行山武安市太祖山,三面环山,一面傍水,风景秀丽,人文景观奇特。在太祖峰海拔940米处,有一天然溶洞、溶洞下千亩造型各异的天然橡树林,每到秋季,满山启蒙野的太祖红叶。又有大五寨、玉柱峰、望日峰、太祖回音壁、明山寺、十二朝度假村、九龙潭,蹦极等多处游居场所。
东太行山武安市七步沟,山阴苍潇,林木葱茸,绝壁飞岩,重峦叠嶂,花香鸟语,御玺湖、马虎寨、南天门、石林峰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罗汉洞的和尚烧大腿煮清石、隐士塔的大明皇帝隐居-、七步沟的来历等人文传说不胜枚举,其壑之幽静,山水奇秀、水之媚现、洞之玄奥,实乃人间佳境,旅游胜地也。
在东太行山武安有一座与湖北武当山齐名的道教名山。传说真武大帝,原是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因犯天戒,被贬人间,投胎隋炀帝爱妃为太子,长大后因不满隋炀帝昏庸无道、云游四方,见这里山清水秀,遂弃国来此结庐修行,太子在此修行42年,得道飞升,到湖北武当山布道,故称北方古武当山为兄,南方武当山为弟,有“北兄南弟”“北修南行”之说。湖北的武当山为唐、宋、元、明“官修”,武安古武当山从公元六世纪的隋朝始历代重修为“民建”。现存石碑35通,均为历史重修功德碑。
武安市文化艺术机构,为加强磁山文化遗址的文物保护,1994年开始兴建磁山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公顷,展厅南北长44米,东西宽13米,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厅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砺石、生产和生活用具、陶制计数丸球、陶器、石球、占蓍草器等;北厅主要有骨器、动植物骨器、小叶扑、胡桃、猪狗骨骸以及小陶器、灶盘、祖形器等。展厅内还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制作了模拟新石器时代生活场景,再现了7500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河北省武安市境东北洺河南岸,峭壁斧削,林木茂盛,幽深静谧。历代有儒士文人攻读于此,因名儒山。相传,三国时期,曹子建常来此赏景。远望青山隐隐,俯瞰绿水悠悠,便文思泉涌,佳作迭出。曹子建七步成诗,才高八斗,定然是沾了儒山之灵气,才留下《洛神赋》这样的千古经典,而山冠以“儒”为名,则尽显武安文化之博大精深。山上的庙中曾有铸钟一具,刻有“曹子建读书处”字样。山下有一泉,四季不涸,清冽透澈,为曹子建饮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