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地貌类型最为齐备的省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民俗熠熠生辉,对人民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就让我们以一篇美文为您开启河北的风俗之旅吧!
太行深处,有“人家“,郁郁丛林,青山绿水,养育出灿烂的文化,今天就请跟随我的步伐,去探一探太行山脚下,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落——桃树坪村。
01太行山脚 红色石头村
桃树坪村位于太行山中部路罗川上游谷地,海拔在610米-650米之间,是邢台县西部山区最大的村庄,2017年桃树坪村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村西远山为晋冀交界处之太行主峰,峰下是红色石英砂岩构成的陡崖,因此桃树坪村的居民就地取材,建造了别具特色的民居景观。桃树坪村的民居,依山而建,随坡就势,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自成特色。
02传承中的民俗文化
“梆子腔”源于秦腔,在清朝末年时从陕西传入,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村民将秦腔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再融入本地方言和腔调,成为独具特色的“桃树坪梆子腔”,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桃树坪梆子腔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不仅有河南豫剧流派的鲜明,还有太行山区演员赋予的浓重的艺术风格,成为地方戏、民间剧,继承、发展、融合的典范,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黄河”已被传承六百年是桃树坪村最标志的文化名片相传起源于晋陕两省交界处的黄河沿岸随着迁徙这一风俗被带到了桃树坪。九曲黄河阵是用365根木桩,和365盏彩灯扎成,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气势磅礴,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都会举行这样一场大文化盛会。
桃树坪村一处朴素而坚韧的村落片石砖木烟火人家都化成缕缕乡愁萦绕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