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游北京101路——西安门站

  • 2021-05-09 23:48:31
  • 有旅游看天下

西安门是皇城六门之一,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 年),位于西苑三海西边,与东安门、地安门形制一样,1950 年毁于火灾。周边有西什库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

西什库天主教堂

在西安门站下向北穿过西安门大街,进入西什库大街便能看见西什库天主教堂。

西什库教堂由于位于皇城北部,历史上也称北堂,于1703年开堂,1868年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1888年新的教堂落成;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庄严秀丽的北堂。走至教堂前,高耸的塔尖一眼便能看见,向前走了几步,大门紧闭,没有要打开之意,经询问才知,疫情期间教堂暂停对外开放,使我这个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教堂的建筑迷心中按捺不住好奇,查阅了资料:教堂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教堂主楼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有4个高高的尖塔,3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曾经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堂内有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教堂两侧还有两座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相映成趣。

1985年时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的祭台。西什库教堂自1703年开堂以来,长期作为天主教华北教区的主堂,见证了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风风雨雨。

延吉餐厅(西安门一店)

听同事说,西安门的延吉冷面是老北京的打卡美食。从西安门站向西走半站地,看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对面的府右街北口,就能找着延吉餐厅(西安门一店)。拉开厚重的玻璃门,扫上健康码,到楼梯口边上的柜台点餐,“一份冷面、辣肉、两羊肉串。”“冷面大碗还是小碗?”“小碗。”和柜台的服务员简明扼要地点餐,付好钱,服务员端上一橘色餐盘,盘上放着辣酱裹着的肉,旁边还有小票。“到前面取面和羊肉串。”第一次来的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在哪儿取面?指着其他顾客端着盘子站的地方开口询问,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慢慢靠近,才发现这里红纸白字写着3个大字“取面处”。

前面的顾客正往冷面里加辣酱,一勺又一勺,我在心里估摸着一会儿轮到我该加多少勺辣酱。服务员端着白色绿字的碗上来了,最上面的是苹果片、牛肉片、切开的半个水煮蛋、泡菜,面被掩盖在下面。贴有“冷面汤”的桶被掀开盖子,大勺一舀,以牛肉汤作底,配合葱、姜、酱油、苹果和梨的汤,红彤彤、透亮,一下灌满整个碗,配菜浮在汤上。“要不要辣?”服务员中气十足地向我抛来问题,“一点点。”服务员拿着辣酱桶中的铁勺舀了一大勺子,深红色的辣酱缓慢地倒进我的碗里,看着即将到的量,连忙喊了声“够了够了。”辣酱和冷面汤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更诱人了。

端着橘色餐盘,望着取面处等着羊肉串。羊肉串放在铁盘子上被端上来,延吉老三样上齐,服务员收走小票,我小心翼翼地端着餐盘走向座位。拿起筷子将碗底的面和汤充分搅拌,面以白面为底,玉米淀粉负责筋道,荞麦面主攻面香并给面体“上色”,咬起来滑而弹,有嚼劲又不难咬断。裹着冰凉的汤,入口,酸甜各有几分,夹上辣肉,在口中嚼几下,满齿留香。再来一口羊肉串,肥瘦均匀,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配着喝一口酸甜、冰冰凉的汤,回味无穷。

Tips:

西什库天主教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时间:8:30-11:00,14:00-17:00,周日上午不开放(现由于疫情,暂未开放。)

延吉餐厅(西安门一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2号

时间:10:00-21:00

推荐菜品:延吉冷面、辣拌牛肉、羊肉串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