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宜富贵,长寿亦无疆,数千年的历史赋予了东城深厚的底蕴,也让东城成为了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跟着东子一起游东城,探秘各大景区的前世今生。今天为您介绍的是位于南锣鼓巷地区雨儿胡同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位于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东邻南锣鼓巷。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是其中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特批,文化部购买,作为齐老先生的住处。白石老人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不过,由于老人思念之前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搬了回去,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编辑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2011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东城区政府、东城区文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画院对这座建筑进行了修复,复原了老人晚年的生活与创作环境。
经过修缮恢复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不仅仅恢复了古建原貌,还进一步充实了旧居的文化内涵,将北屋恢复为客厅、画室、卧室,购置旧式家具并配以齐白石生活照片,还原了齐白石生前居住的室内陈设旧貌。同时将东西厢房改建为齐白石生平与艺术展室,陈列齐白石画作高仿复制品、图片文字展板以及多媒体播放等,以丰富的手段展示了齐白石的创作以及其多彩人生。
坐落在纪念馆露天庭院中央的齐白石铜像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专门创作的,铜像高1.95米,铸铜工艺制作,为旧居增添了强烈的历史氛围,成为纪念馆景观中的一个亮点。“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的匾额出于著名画家王明明的手笔。
大师的故居看似普通,却在细节处透着巧思,砖瓦上藏着精美的雕刻,屋内挂着名家的书法,特别是迎门一间的墙上,有齐白石先生亲笔写的篆书联语:“大福宜富贵,长寿亦无疆”,格外醒目。
绕过影壁,进入园中,分布在角落的四棵树尤为瞩目:一棵海棠,一棵石榴,再有两株玉兰。都是齐白石先生精心挑选栽种的,随着四季更替展现着不同的景色,初春之际,清香满园,若逢夏秋,硕果累累,好一派生机盎然。
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
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因此院的砖、木雕饰具有较大价值,1986年1月21日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